时间: 2025-04-26 14: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0:04
连雨生秋凉,霁光明物象。
日夕林苑内,鸣蝉流清响。
转步幽径中,陶然沐高爽。
鄙吝一为销,精气或能养。
始欣脱尘累,蓦又动尘想。
顾我将何之,港岛不日往。
此去感西风,默然滋内朗。
登览太平山,伫望沧海广。
彼岸不可及,诸天或可仰。
去去更归来,共谁谢尘坱。
连绵的雨水带来了秋天的凉意,雨后放晴的阳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日落时分,我在林园中漫步,听到蝉鸣清脆动听。在幽静的小径上,我转身徜徉,心情舒畅地沐浴在高远的秋爽之中。对世俗的鄙薄,似乎可以抛却,心灵的精气也许能够得到滋养。刚开始感到脱离了尘世的负累,突然又浮现出尘世的种种思绪。我不禁思考,我将要何去何从,计划不久后前往港岛。此行感受到西风的轻拂,心中默默滋生出一片清朗。我登上太平山,静静地眺望那辽阔的海洋。彼岸的世界无法到达,唯有仰望星空,或许能与其相连。来来去去之间,我与谁再去道别那尘世的纷扰呢?
作者介绍:邱登成,现代诗人,创作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游览园林,受到秋日景色的启发,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秋霁游园有作》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篇“连雨生秋凉,霁光明物象”描绘了秋天的清新和雨后阳光的明亮,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自己在林苑中漫步的情景,蝉鸣声声,令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诗中“鄙吝一为销,精气或能养”则表明诗人对世俗的鄙薄与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在游园之余,诗人又思考自己的去向,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向往,特别是“港岛不日往”,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新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的“去去更归来,共谁谢尘坱”,让人感受到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既有对归来的期待,又有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心灵的追求与对尘世的超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霁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雨后阳光
B. 耀眼的光芒
C. 黯淡的阴影
D. 迷雾
诗中提到的“港岛”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台湾
B. 香港
C. 澳门
D. 日本
“去去更归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绝望
B. 对尘世的向往
C. 对人生的思考
D. 对爱情的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邱登成的这首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着重于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感慨。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