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2:51
官舍莺啼绿树阴,炎天步屟尔能寻。
楼前过雨山俱出,阶下生烟竹更深。
讲肆不妨开马厩,诗篇何必到鸡林。
酣歌气与秋空远,丹壑谁知静者心。
在官舍中,黄莺在绿树阴影下啼鸣,炎热的夏天,让我在凉爽的步屟上游玩。雨过之后,楼前山色愈加清晰,台阶下竹林更显幽深。讲学的地方不妨开成马厩,写诗的场所何必局限于鸡林之中。酣畅的歌声与秋空遥相呼应,深邃的山谷又有谁能理解静者的内心?
欧大任,明代诗人,生于明末,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常反映对现实的思考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本诗创作于一个炎热的夏季,作者在官舍中感受到自然的幽静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喧嚣环境的反思。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官舍周围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描绘莺啼与绿树的生动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炎天步屟”的描写,表现出夏日的酷热与诗人内心的渴望。在“楼前过雨山俱出,阶下生烟竹更深”中,诗人通过雨后的山色与竹林,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体现出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后半部分则转向思考,借“讲肆不妨开马厩”与“诗篇何必到鸡林”两句,表达了对传统诗歌环境的反思。诗人认为,诗歌的创作不必拘泥于形式和场所,应当在更为宽广的视野中自由表达。这种对传统的超越,体现出诗人对个体内心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最后的“酣歌气与秋空远,丹壑谁知静者心”,更是将诗意推向高峰,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现了欧大任的艺术风格和哲理思考。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传统诗歌创作方式的思考与超越。
诗中的“官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建筑
B. 政府的住所
C. 私人的房子
D. 学校
诗中提到的“鸡林”象征着什么?
A. 宁静的环境
B. 喧闹的场所
C. 自然的美景
D. 诗歌的创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哪种状态的向往?
A. 喧嚣
B. 自由
C. 宁静
D. 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