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7:47
水晶为镜好,寄我重兼金。
得此虚明质,如传妙密心。
纤毫无隐尔,少壮忽于今。
万卷荒疏久,从兹更一寻。
水晶做的镜子真好,寄给我这重金的礼物。
得到这清澈透明的品质,仿佛传递了深邃的心思。
细微之处没有隐蔽,如今我在年轻时忽然醒悟。
那些久藏的书籍,今后我将更深入地去探寻。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万卷荒疏”暗示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书籍和智慧的重视。
作者介绍:陈恭尹,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擅长诗歌,作品多关注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情感细腻且深邃。
创作背景:该诗是为了感谢友人赠送的水晶眼镜,表达了对透明清澈的爱好,同时也表露出对知识的追求。
这首诗以水晶镜子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明亮清澈的向往和对于知识的渴求。开篇的“水晶为镜好”不仅赞美了镜子的材质,更暗含了对真理与智慧的追求。水晶镜子的清晰象征着思想的明晰与纯净,而“寄我重兼金”则表现了友人情谊的深厚。在“得此虚明质,如传妙密心”中,诗人通过镜子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智慧,表现出对理想和真理的深思。
“纤毫无隐尔”一句更是强调了知识的透明性与明晰性,借此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努力。而最后的“万卷荒疏久,从兹更一寻”则展现了诗人决心重新投入知识的海洋,探寻更深的真理。整首诗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知识与智慧的珍视,充满了深情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通过水晶镜子这一意象,表达出诗人对友谊的感激和对未来学习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用什么材料描述镜子?
诗中提到的“万卷荒疏久”是指什么?
“得此虚明质”中“虚明质”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恭尹的作品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知识的追求,但李白更偏重于豪放与自由,而陈恭尹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