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上·韩信三首

《咏史上·韩信三首》

时间: 2025-05-02 09:33:24

诗句

良日登坛计策行,酸醎甘苦共杯羹。

不须握手师陈豨,修武高眠已合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3:24

原文展示

良日登坛计策行,
酸醎甘苦共杯羹。
不须握手师陈豨,
修武高眠已合烹。

白话文翻译

在美好的日子里登坛,施展计策行。
酸的、甜的、苦的,大家一起分享这道菜。
无须握手与老师陈豨,
修武高卧已经适合烹饪。

注释

  • 良日:美好的日子,通常指吉日良辰。
  • 登坛:指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说或宣讲。
  • 计策:谋略,计划。
  • 杯羹:指饭菜,这里隐喻共同的生活或奋斗。
  • 陈豨:指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陈豨,常与韩信相提并论。
  • 修武:修炼武艺,通常指军事才能。
  • 高眠:安静地睡觉,暗指隐居或安逸的生活。
  • :指烹饪,隐喻成就或计划的实现。

典故解析

韩信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而闻名。《史记》中记载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诗中提到的陈豨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他与韩信的对比,强调了韩信的独特地位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多表现出政治和军事的思考,常以历史人物作为题材,体现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见解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借用韩信的事迹,反映对权谋与历史的思索,同时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的描绘,反映了历史人物在面临艰难选择时的智慧与勇气。开头两句“良日登坛计策行,酸醎甘苦共杯羹”,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面,诗人以“良日”开篇,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接着提到“酸醎甘苦”,则是对人生百味的深刻反思,暗示了成功的背后往往伴随着辛酸与苦楚。后两句“不须握手师陈豨,修武高眠已合烹”,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强调真正的智慧和才能无需外在的认可与鼓励,隐喻韩信在历史上的超然地位。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良日登坛计策行:在吉日良辰,站上坛子,准备施展计策。
  2. 酸醎甘苦共杯羹:生活的酸甜苦辣,大家共同分享。
  3. 不须握手师陈豨:不需要与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握手,暗示自己的独立。
  4. 修武高眠已合烹:修炼武艺与安逸的生活,已经为成就做好了准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酸醎甘苦”与“握手师陈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杯羹”比喻生活的经历,深刻体现人生百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人物的智慧与人生的哲理,表现了对成功与奋斗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意象分析

  • 良日:象征着希望与机遇。
  • 杯羹:象征着人生的经历与共同的命运。
  • 修武:象征着智慧与能力的修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刘邦
    B. 韩信
    C. 曹操
    D. 陈豨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酸醎甘苦”是指__

  3. 判断题:诗中强调成功需要外部的认可。 (对/错)

答案

  1. B. 韩信
  2. 人生的百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伤,而陈普的诗则关注历史人物的智谋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史记·韩信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怀 送国棋王逢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自遣 鸳鸯 闻蝉 边上闻笳三首 边上晚秋 重登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针一缐 文阀 风流酝藉 引经据古 同字框的字 齊字旁的字 满目青山 包含裕的词语有哪些 输眼 汗开头的成语 新诗 巳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弸中肆外 比字旁的字 蕞残 抱薪救焚 包含宋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