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论语·慎终追远

《论语·慎终追远》

时间: 2025-04-26 14:07:59

诗句

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无如事死难。

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7:59

原文展示:

三千三百皆天秩,
第一无如事死难。
丧祭两端无愧悔,
民风行作舜时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三千三百的礼仪皆为天所规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待死者的礼仪。
在丧事和祭祀的两端,心中无愧无悔,
人民的风俗应如舜时代那样良好。

注释:

  • 三千三百:指古代礼仪的数量,表示礼仪繁多。
  • 天秩:指天命或自然法则,即天所规定的秩序。
  • 事死难:处理与死亡有关的事务,特别是丧礼。
  • 丧祭:丧事与祭祀,指对逝者的哀悼和纪念。
  • 舜时:指古代贤君舜的时代,寓意礼仪和道德风尚的高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生于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哲学家,以其对儒家思想的研究和推广而闻名。他的作品多以阐述伦理道德、礼仪为主,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论语·慎终追远》是在对传统礼仪的反思中创作的,旨在倡导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古代仁德的追求。该诗在当时社会中,正值儒家思想复兴的背景下,强调了家族、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与推崇。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表达了对丧祭礼仪的重视,尤其是对待逝者的态度。首句“三千三百皆天秩”不仅体现了礼仪的丰富性,也暗示了其背后的文化根基。第二句“第一无如事死难”则直接指出,所有礼仪中,处理死亡的事宜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关乎生死、亲情与人伦。接下来的句子则呼应了前两句,强调丧祭的意义,不仅要做到无愧无悔,还要让民风如舜时般和谐。这种对比不仅使人深思,且引发对当代社会风气的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敬意,同时也提出了对当代社会道德风尚的期待。诗中所传达的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对待死亡、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仍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千三百皆天秩:强调礼仪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指出这些礼仪是出于一种天命的安排。
  2. 第一无如事死难:指出在众多礼仪中,处理生死的事务是最重要的。
  3. 丧祭两端无愧悔:表达了对丧事与祭祀的虔诚态度,希望心中没有愧疚与懊悔。
  4. 民风行作舜时看:呼唤社会风气的复兴,希望如舜时代那样,民风淳厚、礼仪得当。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丧祭两端”与“民风行作”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礼仪的数量,引出诗的主题,增强了说服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传统礼仪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悼念与祭祀方面,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社会道德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秩:象征着自然法则和道德规范。
  • 丧祭:象征着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 舜时:象征着理想的道德状态与和谐的社会风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丧祭”主要指什么?

    • A. 庆祝活动
    • B. 哀悼与纪念
    • C. 娱乐活动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三千三百”是指___

  3. 判断题:诗人认为处理与死亡有关的事务比其他礼仪更重要。(对/错)

答案:

  1. B
  2. 礼仪的数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名作,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体现了对传统的追求。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故土与逝者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祭灵》与《论语·慎终追远》:两首诗均涉及丧祭主题,但《祭灵》更强调对灵魂的寄托,而《论语·慎终追远》则侧重于对礼仪的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 《论语导读》
  • 《宋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暮上瞿唐峡 忆朝阳峰前居 对鲙 归家山行 古扇 宿山寺 送友人下第归襄阳 途中逢友人 龙州与韩将军夜会 春日题李中丞樊川别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清东陵 百依百随 坦朴 酒癖 包含魇的词语有哪些 谢将 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如鲠在喉 鹵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邈如旷世 至字旁的字 一错百错 反犬旁的字 害群之马 包含嫁的成语 玩时贪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