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19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宋代〕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城市与清江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泉水在乱石间流淌。夕阳刚刚隐没于地平线,暮霭已笼罩在山间。飞鸟将要飞往何方,而奔腾的云朵也显得悠闲自得。登高望远的兴致似乎永无止境,但小孩却需要回家了。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与人生哲理,表现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家庭责任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希夷,号岱山,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作者登临快哉亭时,身处自然与城市交汇之处,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责任,借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登快哉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诗。诗中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了城市与清江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夕阳西下时的静谧与悠然。诗的前两句以“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城市和江水交融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受。接下来的“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通过对光线变化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宁静的氛围。
在后两句中,诗人将视线转向飞鸟与云彩,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闲适的向往。“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让人联想到飞鸟归巢的思考与自然的悠然自得。而最后一句“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有无限的兴致想要徜徉于自然中,但身为家长的责任却让他不得不回归现实。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使整首诗更显深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矛盾但又真实的人生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夕阳初隐地”是指什么?
A) 太阳升起
B) 太阳落下
C) 太阳高挂
D) 太阳消失
“奔云亦自闲”中的“奔云”指的是:
A) 行动匆忙的云
B) 轻松自在的云
C) 阴沉的云
D) 无影的云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家庭的责任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政治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