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5:50
墙头霜下草,又作一番新。
墙头的霜下,草又重新生长出一番新意。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霜下草”可以引申为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韧性,反映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哲理。
作者介绍: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石斋,宋代诗人。陈师道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交织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力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简短的句子传达了丰富的意蕴。诗的开头“墙头霜下草”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初冬的景象:寒霜覆盖了墙头上的草,给人以一种凋零和萧瑟的感觉。然而,紧接着的“又作一番新”则是一个意外的转折,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环境严酷,生命依然顽强地生长,展现出新的活力。
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在短短的两句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生命在逆境中依旧可以重新焕发活力。这既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人类精神的激励,传达了“逆境中求生”的生命哲学。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微描摹,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展现了生命的韧性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生命的韧性与希望展开,尽管处于困境,但生命依然能够顽强地生存与发展,给人以信心与鼓舞。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诗歌的核心,表现出自然界与生命的互动关系,传递出深刻的哲理。
诗词测试:
墙头霜下草的“霜”指的是什么?
诗中“又作一番新”表达了什么含义?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师道的诗歌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命的顽强。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展现出不同层面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