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21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忆在婴儿日,常依少父傍。
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
诲语祛蒙吝,埋辞愧惰荒。
从今有疑义,无复叩山房。
我还记得婴儿时期,总是依偎在年轻的父亲身旁。
对兄弟的幼小并不生气,仍然记得阿宜的长大。
教诲的话语去除了我幼时的无知,埋藏的词句让我感到羞愧与惰怠。
从今以后若有疑惑,再也不去叩问山房了。
这首诗中提及的“山房”象征着隐士的生活与智慧的源泉,表达了对知识和教诲的渴望。同时,诗中提到的“阿宜”可能指的是与作者有过亲密接触的长辈或教导者,体现了对家庭和师长的怀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秋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家庭、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回忆往昔之际,表达了对幼年时代的怀念,尤其是对长辈教诲的感激之情。诗中流露出对知识渴望的向往与对过去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回忆儿时与父亲、兄弟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温暖和师长教诲的深切怀念。诗人在描绘这些记忆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出对幼年的无知与现在成熟的反思,展现了成长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与心态的变化。诗中“无复叩山房”的句子,传达出一种对独立思考的追求,表明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依赖自我而非他人的教导。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文字简练,既有怀旧之情,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亲人的关系,展现了对成长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渴望,表达了对过去的感激与未来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山房”象征什么?
诗人对兄弟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