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感

《有感》

时间: 2025-05-12 07:40:37

诗句

我与昔贤生异世,昼思夜梦两微茫。

掉头随雾入东海,被发乘风下大荒。

仙伯已寻丹灶地,武皇亦返白云乡。

惟应诗卷留天地,宝气虽埋斗有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0:37

原文展示:

有感
作者:刘克庄 〔宋代〕

我与昔贤生异世,
昼思夜梦两微茫。
掉头随雾入东海,
被发乘风下大荒。
仙伯已寻丹灶地,
武皇亦返白云乡。
惟应诗卷留天地,
宝气虽埋斗有光。

白话文翻译:

我和古代的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白天思考,晚上梦见,心中却感到模糊不清。
转过头,随雾进入东海,
披着头发,乘风而下,直入大荒之地。
神仙已经寻找到炼丹的地方,
武皇也回到了白云之乡。
唯有我的诗卷能够留存天地,
虽然宝贵的气息埋藏在斗里,依然闪耀着光芒。

注释:

  • 昔贤:指古代的贤者。
  • 微茫:指模糊不清,难以把握。
  • 掉头:转过身。
  • 东海:指东边的大海。
  • 被发:披散头发,象征自由或不拘小节。
  • 大荒:广阔的荒野或未知的地方。
  • 仙伯:指神仙或高人。
  • 丹灶:炼丹的地方。
  • 武皇:指武帝,传说中的帝王。
  • 宝气:指珍贵的气息或灵气。
  • 斗有光:即使被埋藏,仍然有光辉。

典故解析:

  • 仙伯:在道教文化中,仙伯是指那些已经成仙的人物,代表着超然的境界。
  • 武皇:通常指汉武帝,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以其开创盛世而闻名。
  • 诗卷留天地:表达了诗歌的永恒价值和艺术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擅长词、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其诗词常表达对历史、自然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交替之际,刘克庄通过对古贤的思考,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感慨,寄托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

诗歌鉴赏:

《有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开篇即指出自己与古贤的时代差异,展现出一种孤独与迷茫。白天的思索与夜晚的梦境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纠结与追寻。接着,诗人用“掉头随雾入东海”的意象,暗示了对未知的探索与渴望,表现出一种向往自由与冒险的精神。

“仙伯已寻丹灶地,武皇亦返白云乡”这一句,诗人提到的历史人物,既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仙人寻求的是长生不老的丹药,而武皇则是追求权力与成就的象征。二者的成就与归宿,反衬出诗人对自身无奈的感慨。

最后,诗人表示,唯有诗歌能够留存于天地之间,虽被埋藏,但依然闪耀着光辉。这表明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坚定信念,认为即使在现实的压迫下,诗歌依然能够传达思想与情感,超越时空。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成为了整首诗的核心思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我与昔贤生异世:表达了诗人与古代贤人的时代隔阂,感叹时光流逝。
    • 昼思夜梦两微茫:白天思考与夜晚梦境的交织,传达出一种迷惘感。
    • 掉头随雾入东海:象征向未知的探索,表现出自由与不羁。
    • 被发乘风下大荒:突出一种洒脱与奔放的态度。
    • 仙伯已寻丹灶地:提到的仙人,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武皇亦返白云乡:历史人物的成就与归宿,反映出诗人的感慨。
    • 惟应诗卷留天地:强调诗歌的永恒价值。
    • 宝气虽埋斗有光:即使埋藏,艺术的光辉也会透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歌比作光辉的宝气,表现其价值。
    • 拟人:赋予诗歌以生命,强调其传承的力量。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与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理想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厚情感,展示了在现实中追寻自由与理想的精神。

意象分析:

  • 东海:象征着广阔与未知,代表着探索与冒险。
  • 大荒:体现出一种原始与自由的状态,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 丹灶:象征着理想与追求,代表着对长生与智慧的向往。
  • 白云乡:代表理想的归宿与宁静,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昔贤”指的是谁?

    • A. 现代诗人
    • B. 古代的贤人
    • C. 外国哲学家
  2. 诗人所描绘的“东海”象征着什么?

    • A. 安逸
    • B. 广阔与未知
    • C. 现实生活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诗歌的无用
    • B. 诗歌的永恒价值
    • C. 诗歌的衰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思考,展现出对现实的深刻感慨,情感更加沉重。
  • 李白的《静夜思》:也在表达对时间与空间的思索,但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意象清丽而富有诗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
  • 《刘克庄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星行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寺在京城南门之东) 送李翱 送刘师服 病中赠张十八 夕次寿阳驿题吴郎中诗后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暇日言怀见寄之作 秋雨联句 石鼎联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字旁的字 盈实 包含泣的词语有哪些 雕虫小技 白玉霜 首字旁的字 逸言 数相 鬼子敢尔 中军将军 触景生怀 镸字旁的字 包含用的成语 凵字底的字 趁风使柁 敲门砖 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