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月下杲饮七首

《月下杲饮七首》

时间: 2025-05-04 00:02:04

诗句

一年遇暑一番愁,六月梢时七月头。

今夕追凉还得热,何时遇夏却逢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2:04

原文展示

月下杲饮七首
作者:杨万里
一年遇暑一番愁,
六月梢时七月头。
今夕追凉还得热,
何时遇夏却逢秋。

白话文翻译

这一年里,每到夏天我总是愁苦,
正是六月的尾巴,七月的开始。
今晚我想要追寻一丝凉意,却又感到热气逼人,
何时才能在夏天里遇见真正的清凉,却又迎来了秋天的气息?

注释

  • :意指明亮、照耀,常用来形容阳光。
  • :忧虑、烦恼。
  • 追凉:寻找凉爽的感觉。
  • 逢秋:遇到秋天。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作者对夏天酷热的感受及对秋天的无奈,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夏季,反映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中对清凉的渴望,以及对季节变迁的感触,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夏季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酷热的烦恼和对凉爽的渴求。开篇的“遇暑一番愁”直接点明了夏季的苦恼,紧接着以“六月梢时七月头”来定位时间,突出了夏季的无情与炎热。接下来的“今夕追凉还得热”,则表现了作者在追求凉爽的愿望与现实的矛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一句“何时遇夏却逢秋”,则是对季节流转的感慨,既有无奈又含深思,体现了对生命短暂的反思。整体诗句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杨万里诗歌中常见的自然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年遇暑一番愁”:每年夏天都令人感到烦恼。
    • “六月梢时七月头”:正处于六七月交替之际。
    • “今夕追凉还得热”:今晚想要寻找凉快,结果依然感到炎热。
    • “何时遇夏却逢秋”:何时才能在夏天中得到凉爽,却又感到秋天的来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六月梢时七月头”,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
    • 反问:结尾的“何时”,引发读者思考夏秋交替的无奈。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酷热夏天的无奈和对凉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季节的流逝,带有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夏天:象征着炎热与烦恼。
  • 凉爽:象征着舒适与安宁。
  • 秋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月梢”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开始?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追凉”中的“凉”指的是什么?

    • A. 冷水
    • B. 凉爽的气息
    • C. 凉风
    • D. 以上皆是
  3.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愁苦与无奈
    • C. 兴奋
    • D. 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显细腻与内省,李白则以豪放和奔放的情感著称。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风格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毕卓瓮间图 北望 巴山橘中图 八砺三首 八砺三首 爱竹歌 哀刘将军 德佑二年岁旦·其一 送友人归 二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恨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主角 返照回光 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诐贼 成婚 辵字旁的字 意气扬扬 匕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合义 鞭笞天下 一傅众咻 散带衡门 回应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