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2:04
月下杲饮七首
作者:杨万里
一年遇暑一番愁,
六月梢时七月头。
今夕追凉还得热,
何时遇夏却逢秋。
这一年里,每到夏天我总是愁苦,
正是六月的尾巴,七月的开始。
今晚我想要追寻一丝凉意,却又感到热气逼人,
何时才能在夏天里遇见真正的清凉,却又迎来了秋天的气息?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作者对夏天酷热的感受及对秋天的无奈,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情感。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夏季,反映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中对清凉的渴望,以及对季节变迁的感触,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夏季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酷热的烦恼和对凉爽的渴求。开篇的“遇暑一番愁”直接点明了夏季的苦恼,紧接着以“六月梢时七月头”来定位时间,突出了夏季的无情与炎热。接下来的“今夕追凉还得热”,则表现了作者在追求凉爽的愿望与现实的矛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一句“何时遇夏却逢秋”,则是对季节流转的感慨,既有无奈又含深思,体现了对生命短暂的反思。整体诗句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杨万里诗歌中常见的自然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酷热夏天的无奈和对凉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季节的流逝,带有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月梢”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开始?
“追凉”中的“凉”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显细腻与内省,李白则以豪放和奔放的情感著称。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风格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