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八砺三首

《八砺三首》

时间: 2025-04-27 08:36:51

诗句

愤气填膺奈若何,千生万死不消磨。

夷齐道丧纲常坏,汤武兵兴叛逆多。

天外游心穷碧落,风前注目寄苍波。

此时此意那容说,环顾斜阳一浩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36:51

原文展示:

愤气填膺奈若何,千生万死不消磨。
夷齐道丧纲常坏,汤武兵兴叛逆多。
天外游心穷碧落,风前注目寄苍波。
此时此意那容说,环顾斜阳一浩歌。

白话文翻译:

这股愤怒填满了我的心,难以自已,纵然经历千生万死也无法磨灭。
夷齐失去了道德,纲常破坏,汤武之时叛逆之兵频繁兴起。
我的心游荡在天外,仰望无尽的青天,面对此情此景,寄托于风中的波涛。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环顾四周,夕阳下我高歌一曲。

注释:

  • 愤气:愤怒的情绪。
  • 填膺:填满内心。
  • 夷齐:指夷齐兄弟,代表忠义,历史上有丧失道义的寓意。
  • 纲常:道德伦理的规范。
  • 汤武:指商汤和周武王,历史上推翻暴政的英雄。
  • 游心穷碧落:心灵游荡至深邃的蓝天。
  • 苍波:指大海的波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思肖是宋代的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风格豪放、直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借古喻今,表达对当时社会乱象的愤慨和无奈。

诗歌鉴赏:

《八砺三首》展示了郑思肖对于社会纷乱的深切关怀与愤怒,诗中充满了对忠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不满。开篇以“愤气填膺”引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接着通过历史典故,提到夷齐的失道与汤武的兴兵,暗喻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激起诗人更深层次的愤懑。

“天外游心穷碧落”,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然而现实的无奈却让他心向苍波,寄托自己的情感。最后一句“环顾斜阳一浩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象征着他在困境中寻求的精神慰藉,表现出一种悲壮而坚定的意志。

整首诗情感激烈而深邃,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未来的期待,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愤气填膺奈若何:愤怒充满内心,如何自处。
  2. 千生万死不消磨:经历无数生死也无法消减这种愤怒。
  3. 夷齐道丧纲常坏:夷齐的道义失去,社会伦理崩溃。
  4. 汤武兵兴叛逆多:历史上汤武之时,叛乱频繁。
  5. 天外游心穷碧落:心灵游荡于无边的蓝天。
  6. 风前注目寄苍波:面对波涛,将情感寄托于自然。
  7. 此时此意那容说:此时此刻的感受无法用言语表达。
  8. 环顾斜阳一浩歌:在夕阳下,吟唱一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愤怒比作无法消磨的情感。
  • 对仗:如“夷齐道丧”和“汤武兵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悲愤与豪情并存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愤怒:象征对社会不公的强烈反应。
  • 夷齐:代表忠义的理想,却遭遇现实的破坏。
  • 汤武:历史英雄,象征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苍波:自然景象中寄托的情感,象征诗人内心的寄托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夷齐代表什么? A. 忠义
    B. 胆怯
    C. 叛逆
    D. 消极

  2. “愤气填膺”中的“填膺”指的是什么? A. 填满心灵
    B. 填满肚子
    C. 填满房间
    D. 填满书籍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以历史为背景,反映社会动荡。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对比郑思肖与杜甫的作品,两者都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注,但郑思肖更强调情感的激烈,而杜甫则更注重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了解郑思肖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研究古诗词的写作技巧与风格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市暮归三山 僧饭 宴坐 戏答野人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秋懹 齿发叹 李允蹈判院送酒四斗予答书乃误以为二斗作小 抚州上元 春日绝句八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潜影 科教兴国 氤氲使者 阳城一笑 白字旁的字 云耶山耶 砥砺琢磨 玉字旁的字 往开头的成语 悠婉 穴宝盖的字 民务 齲字旁的字 隔靴搔痒 赞哈 包含奢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