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7:50
故国海云端,归宁便整鞍。
里荣身上蒨,省罢手中兰。
烧急平芜广,风悲古木寒。
谢公山色在,朝夕共谁观。
故乡在海云的尽头,归来的时候就要准备好马鞍。
家乡的荣华富贵在身上显现,手中拿着的兰花也被放下。
火烧得急,平坦的原野广阔无边,风中传来古木的悲鸣,寒冷而凄凉。
谢公的山色依旧在,朝朝暮暮又有谁来观赏呢?
吴黔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诗歌形式丰富,风格多样,吴黔的作品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失题》一诗,写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有关。在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失题》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将故国与海云相联系,展现了一幅远离家乡的辽阔画面,既有壮阔之感,又带着淡淡的忧伤。作者用“归宁便整鞍”一句,表达了对回归故乡的渴望。这种对家的依恋,贯穿全诗,令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接下来的“里荣身上蒨,省罢手中兰”两句,展现了家乡的繁华与个人的失落,诗人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却感到无比的空虚和失落。火焰的急迫与原野的广阔交织,表现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时局和自然环境中的凄凉。而“风悲古木寒”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渗透出诗人心中的悲凉与无奈。
最后两句“谢公山色在,朝夕共谁观”,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情冷暖的深思,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寂。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现状的哀叹,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间流逝与人事无常。
整首诗歌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故国”指的是:
A. 诗人的故乡
B. 一个虚构的地方
C. 外国
D. 未来的地方
“归宁便整鞍”意味着:
A. 准备出发回家
B. 享受闲暇生活
C. 参加宴会
D. 旅游
诗中“谢公山色在”表达了:
A. 自然景色的美丽
B. 对历史的怀念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虽然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丰富了古诗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