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芭蕉三首

《芭蕉三首》

时间: 2025-05-10 10:09:41

诗句

檐牙窗额两三株,只欠王维画雪图。

开卷不题元字脚,碧窗圜蜡有如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9:41

原文展示:

檐牙窗额两三株,只欠王维画雪图。
开卷不题元字脚,碧窗圜蜡有如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所见的景象:窗檐下有两三株芭蕉,似乎只欠王维那样的画家来为它们描绘一幅雪景图。翻开书卷,却没有题字,碧色的窗户和蜡烛的光影看起来似有似无。

注释:

  • 檐牙:指屋檐的边缘部分。
  • 窗额:窗户的上方装饰部分。
  •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画闻名,常与雪景相关联。
  • 开卷:打开书卷。
  • 元字脚:指书法中的一种字体,通常为元代的字体。
  • 碧窗:绿色的窗户。
  • 圜蜡:指圆形的蜡烛,形容光影的模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民生,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幽默和讽刺。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艺术的热爱。在这段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芭蕉三首》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的生活场景。诗的开头提到“檐牙窗额两三株”,给人一种静谧而柔和的感觉,窗外的芭蕉在轻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无言的故事。紧接着提到了王维,这不仅是对王维艺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境界的渴望,使得整幅画面更具诗意。最后一句“碧窗圜蜡有如无”,则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以及对艺术的向往。通过对窗外芭蕉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艺术紧密结合,展现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檐牙窗额两三株:窗前有几株芭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只欠王维画雪图:暗指自己对王维那样的艺术境界的向往,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追求。
  3. 开卷不题元字脚:打开书卷,却没有题字,表达了一种失落感。
  4. 碧窗圜蜡有如无:绿色的窗户和模糊的蜡烛光影,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芭蕉与艺术相联系,表现诗人的理想。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窗、芭蕉、蜡烛构成了一个静谧的空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通过芭蕉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芭蕉:象征着生机与自然。
  • :代表着内心的窥视与对外界的渴望。
  • 蜡烛: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亦可看作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维是以什么著称的? A. 书法
    B. 山水画
    C. 诗歌

  2. 诗的最后一句“碧窗圜蜡有如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3. 诗中的“檐牙”指的是什么? A. 窗户
    B. 屋檐
    C. 墙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竹里馆》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杨万里的诗更偏向于对艺术和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 挽丛碧丈 水龙吟 己丑中秋用韵 水龙吟 秋思,次母忆旧之作,时父在都门 之二 水龙吟 水龙吟(次陈君衡见寄韵) 水龙吟 挽兼与丈 水龙吟 题路瓠庵仙山濯发图 水龙吟 水龙吟 其二 水龙吟 丁丑除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言和意顺 瑶縢 儿字旁的字 凤舞龙盘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比肩而事 门字框的字 包含壤的成语 虚誉欺人 露掌 引以为戒 包含散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命辞遣意 东张西张 艺高人胆大 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