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9:41
檐牙窗额两三株,只欠王维画雪图。
开卷不题元字脚,碧窗圜蜡有如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所见的景象:窗檐下有两三株芭蕉,似乎只欠王维那样的画家来为它们描绘一幅雪景图。翻开书卷,却没有题字,碧色的窗户和蜡烛的光影看起来似有似无。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民生,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幽默和讽刺。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艺术的热爱。在这段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杨万里的《芭蕉三首》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的生活场景。诗的开头提到“檐牙窗额两三株”,给人一种静谧而柔和的感觉,窗外的芭蕉在轻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无言的故事。紧接着提到了王维,这不仅是对王维艺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境界的渴望,使得整幅画面更具诗意。最后一句“碧窗圜蜡有如无”,则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以及对艺术的向往。通过对窗外芭蕉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艺术紧密结合,展现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通过芭蕉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王维是以什么著称的?
A. 书法
B. 山水画
C. 诗歌
诗的最后一句“碧窗圜蜡有如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诗中的“檐牙”指的是什么?
A. 窗户
B. 屋檐
C. 墙壁
与王维的《竹里馆》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杨万里的诗更偏向于对艺术和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