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9:12
瓶蕉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鹅项窑壶插翠干,
就中琼卉袅清寒。
暑天流影澄方沼,
尘眼迷丛倚曲栏。
几叶但知静尾掉,
数蕤易觉粉香残。
西风枝上无多雨,
留傍花台当画看。
这首诗描绘了在鹅项窑的瓷壶中插着翠绿的蕉花,显得清雅而幽静。炎热的夏天,阳光照射下的水面如同明镜一般透彻,尘世的纷扰在一旁的花丛中显得模糊不清。我只看到几片蕉叶静静地随风摇曳,偶尔几朵花瓣散落,香气依稀。西风吹过,枝头的雨水不多,却在花台附近静静留存,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宗明,号逸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花鸟鱼虫等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作者在庭院中闲坐时写成。诗人通过描绘花卉的静美和环境的清凉,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索。
《瓶蕉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诗人在开篇中提到的“鹅项窑壶插翠干”,将观者的视线引入一个清新雅致的场景中,瓷器与蕉花的搭配,给人一种和谐美感。接下来的“暑天流影澄方沼”,则通过对光影变化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气息。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景物,更多的是在表达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而“尘眼迷丛倚曲栏”一句,传达出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淡然,似乎在告诉我们,身处繁华喧嚣中,仍可寻得一方净土。接下来的“几叶但知静尾掉,数蕤易觉粉香残”,描绘了自然细节的变化,似乎在提醒我们即使是微小的花瓣,也有其独特的美丽和香气。
最后两句“西风枝上无多雨,留傍花台当画看”,则将整首诗的意境推向高潮,诗人以西风和花台作为结尾,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画面感,使整幅画面更加完整。这种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具备了视觉美感,也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强调了在喧嚣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鹅项窑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瓷器
C. 一种饮品
D. 一种书籍
诗人如何描绘夏天的景象?
A. 炎热无比
B. 暖和而湿润
C. 清澈而明亮
D. 寒冷刺骨
“尘眼迷丛倚曲栏”中的“尘眼”指的是什么?
A. 眼睛
B. 世俗的眼光
C. 自然的美
D. 美丽的花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