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7:36
月华清
作者: 易顺鼎
满马吴霜,半床燕月,貂裘万里曾拥。
笛里关山,禁得几回迎送。
甚飘零负了莼汀,怕不免冷鸥相讽。
谁共。正晓风江岸,绿杨无缝。
回首秦楼么凤。漫桃叶辞津,梅花别陇。
拟把孤愁,说与玉箫休弄。
只输他候馆鸡声,又唤醒十年秋梦。
寒重。渐烟村一角,远钟催动。
这首诗描绘了秋冬季节的苍凉景象和诗人的孤独心情。诗开头描写马在吴地的寒霜中行走,床上映照着月光,曾经披着貂裘,游历万里。笛声穿越关山,多少次的迎送已难以计数。诗人感叹,秋水萧瑟,怕是无法避免被冷鸥讽刺。此时与谁相伴呢?恰好是清晨的风吹拂江岸,绿杨掩映无缝。回首秦楼,仿佛见到了曾经的凤求凰,桃叶在津边随风飘散,梅花在山陇别离。想将这孤独的愁苦诉说给玉箫,却不及那候馆的鸡鸣声,更能唤醒我十年的秋梦。寒意渐浓,烟雾缭绕的村角传来远钟的催促声。
作者介绍:
易顺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抒情风格而著称,常在诗中融入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回望往事,思绪万千,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月华清》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出诗人对孤独和过往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满马吴霜,半床燕月”引入,形成了一个既冷清又富有诗意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回忆起曾经的豪华与风光,如“貂裘万里曾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现实的苍凉。
“笛里关山,禁得几回迎送”一句,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重逢的感慨,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循环。接着,诗人以“甚飘零负了莼汀,怕不免冷鸥相讽”描绘了秋水的萧瑟与孤独,冷鸥的讽刺更使人感受到一种无情的孤立。
“正晓风江岸,绿杨无缝”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的早晨图景,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对比。“回首秦楼”引发的思绪不仅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以“寒重”收尾,带出一种压抑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孤愁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悟,最终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满马吴霜”中的“吴霜”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天气?
“冷鸥相讽”中的“冷鸥”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箫”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一篇关于《月华清》的详细解析,涵盖了诗词的内容、背景、鉴赏、分析等多个方面。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