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11
穴底龙眠,沙头鸥静,镜奁开出云际。
万里晴同,独喜素娥来此。
认前身,金粟飘香拼今夕,
羽衣扶醉。无事。
更凭栏想望,谁家秋思?
忆逐承明队里,正烛撤玉堂,月明珠市。
鞅掌星驰,争比软尘风细?
问烟楼,撞破何时怪灯影,照他无睡。
宵霁。念高寒玉宇,在长安里。
在洞穴底下龙正在酣睡,沙滩上鸥鸟静谧,镜子打开,云际的景象映现出来。
万里晴空中,独自喜悦的是皓月的到来。
认清自己,金色的粟米香气飘散在今夜,
羽衣扶着醉意,无所事事。
更凭着栏杆向外眺望,谁家的秋思在涌动?
回忆追随承明的队伍,正好在烛光下撤去玉堂,月亮照亮了珠市。
星星在天空中飞驰,怎能比得上柔和的风细腻?
问那烟楼,撞破了灯影何时才会怪异,照得他无眠。
夜色已清晰,想到高寒的玉宇,正是在长安的地方。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号豫山,福建福州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以禁烟运动而闻名。他的诗词作品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月华清》创作于清代,正值林则徐在政治上积极参与禁烟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时期。此诗表达了他在繁忙政务之余,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家国、对人情的思考。
《月华清》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林则徐通过对月光的描绘,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诗的开头以“穴底龙眠,沙头鸥静”引入,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夜晚,龙与鸥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安详。接下来的“万里晴同,独喜素娥来此”则将月亮的出现与作者的心情紧密相连,月光带来的喜悦成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共鸣。
在“认前身,金粟飘香拼今夕”中,诗人反思自己的过往,金粟的香气象征着丰收与美好,暗示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羽衣扶醉”,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得的状态,似乎在此刻,凡尘的忧虑都被抛诸脑后。
“更凭栏想望,谁家秋思?”一句,展现出对人间情感的思考,诗人对他人的思绪产生了好奇,体现了一种共情的情感。同时在“忆逐承明队里,正烛撤玉堂,月明珠市”中,承明的队伍与月光的交织,唤起了对过去的回忆,带有些许的怀旧之情。
最后两句“宵霁。念高寒玉宇,在长安里”,则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长安的高寒玉宇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理解与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情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上,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间情感的共鸣,揭示了人在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复杂感受。
诗中“素娥”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诗中“金粟飘香”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问烟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林则徐的《月华清》都以月亮为主题,但杜甫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而林则徐则表现出对自然的欣赏与人情的思索。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展现了各自的艺术特色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