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0:51
宿青山林精舍
作者: 胡醇 〔清代〕
夕阳暝前山,迢递出深谷。
引领望青林,纡径凡百曲。
石尽泉声小,秋高山气肃。
行行得古寺,历历见乔木。
月出僧未归,林深鸟先宿。
山门不见人,凉露下修竹。
夕阳沉落在前方的山峦上,远远地可以看到深深的山谷。引导着目光望向青翠的树林,曲曲折折的小路蜿蜒而行。岩石上流水声微弱,秋天的高山气息显得格外清冷。我一路走来,终于找到了古老的寺庙,树木的轮廓清晰可见。月亮升起时,和尚尚未归来,树林深处鸟儿已先栖息。山门前看不到人影,凉爽的露水滴落在修竹之上。
作者介绍:胡醇,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反映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胡醇在青山林中的一次独处,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宿青山林精舍》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夕阳、溪流、古寺、月亮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林间世界。诗人在黄昏时分走入深山,面对着蜿蜒的道路和微弱的流水声,心中涌起一种清幽的感受。诗中“月出僧未归,林深鸟先宿”一句,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和尚未归,鸟儿已栖,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时间的流逝与静谧的生活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描绘了夕阳、山谷、青林等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归属感。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更体悟到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慕,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凉露”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宿青山林精舍》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山居秋暝》更注重秋天的氛围与孤独之感,而《宿青山林精舍》则更强调宁静的生活状态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