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7:00
太湖诗 其十二 投龙潭
作者:皮日休 〔唐代〕
龟山下最深,恶气何洋溢。
涎水瀑龙巢,腥风卷蛟室。
晓来林岑静,狞色如怒日。
气涌扑炱煤,波澄埽纯漆。
下有水君府,贝阙光比栉。
左右列介臣,纵横守鳞卒。
月中珠母见,烟际枫人出。
生犀不敢烧,水怪恐摧捽。
时有慕道者,作彼投龙术。
端岩持碧简,斋戒挥紫笔。
兼以金蜿蜒,投之光焌律。
琴高坐赤鲤,何许纵仙逸。
我愿与之游,兹焉托灵质。
这首诗描绘了投龙潭的神秘景象。龟山下的水潭最为深邃,恶臭的气息弥漫四周。涎水从龙的巢穴倾泻而下,腥风卷起蛟龙的居所。清晨时分,树林宁静,日光如同愤怒的脸色。气浪翻滚,像是扑向炭火,水面如同清澈的漆。潭底有水君的府邸,贝壳雕成的宫阙光彩夺目。左右则是守护的水中生物,像是卫兵一般。月光下,珍珠母显现,烟雾中,枫树下有人影出现。生犀不敢点燃,水中的怪物则害怕被摧毁。时常有追求道理的人,学习投龙的术法。端坐岩石上,手持碧色的简册,斋戒挥写紫色的笔墨。还用金色的蜿蜒龙形,投放在光辉的律法中。琴声高昂,坐着红色的鲤鱼,何处才能寻得仙人的逸趣。我希望能与他们游玩,寄托我的灵魂。
作者介绍:皮日休,字希颜,号澄心,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皮日休游览太湖时,借助潭水的壮丽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投龙潭》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境界。诗的开头便以“龟山下最深”引出潭水的深邃,恶臭的气息与涎水、腥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阴森的气氛,暗示着潭水中潜藏的不为人知的生物和力量。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狞色如怒日”来形容清晨的日光,表现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与后文“气涌扑炱煤”形成对比,展现出水面平静下的暗流涌动。这种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既有生动的视觉效果,又传递出一种潜在的威胁感。
“水君府”的描写则将神秘的水域与尊贵的神灵联系在一起,贝阙和介臣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水下的宫殿与神秘生物。最后,投龙术的出现则突显了人对自然与超自然的渴望,表达了诗人想要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层次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象征,展现了一个充满灵性与哲思的自然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投龙潭的神秘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龟山下最深”描述的是什么?
在诗中,“恶气何洋溢”指的是什么?
“我愿与之游,兹焉托灵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皮日休的《投龙潭》更注重神秘与阴暗的气氛,而王维则展现了宁静与和谐的自然美。两首诗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情感基调迥异。王维的诗中更多的是归隐的快乐,而皮日休则在探寻未知的同时,流露出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