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9:10
原文展示:
龙山会·佳节明朝九 作者:赵以夫 〔宋代〕
佳节明朝九。彩舫凌虚,共醉西风酒。湖光蓝滴透。云浪碎巧学波纹吹皱。碧落杳无边,但玉削,千峰寒瘦。留连久,秋容似洗,月华如昼。回头南楚东徐,暝霭苍烟,处处空刁斗。山公今健否。功名事付与年时交旧。白发苦欺人,尚堪插黄花盈首。归去也东篱好在,觅渊明友。
白话文翻译:
明天是重阳佳节。彩船凌空而行,我们一同在西风中畅饮美酒。湖水清澈透明,云朵像波浪一样细腻地模仿着波纹。天空辽阔无边,只有如玉般削瘦的群山在寒冷中矗立。我们久久停留,秋天的景色清新如洗,月光明亮如同白昼。回首南楚和东徐,暮色中烟雾苍茫,处处空寂无声。山公(指山涛)现在还好吗?功名之事已交给过去的友人。白发让人感到困扰,但仍可以插满黄菊花在头上。回去吧,东篱下依然美好,寻找像陶渊明那样的朋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以夫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通过描绘节日景象和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功名淡泊的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重阳节这一传统佳节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节日气氛和自然景色,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功名淡泊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气氛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功名淡泊的态度。诗中“彩舫凌虚,共醉西风酒”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和欢乐,而“湖光蓝滴透,云浪碎巧学波纹吹皱”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细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功名淡泊的情感。诗的结尾“归去也东篱好在,觅渊明友”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功名淡泊的态度。通过对重阳节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功名淡泊的情感。诗的结尾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节日? A. 春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诗中“彩舫凌虚”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节日的热闹和欢乐 B. 湖水的清澈透明 C. 云朵的细腻形态 D. 天空的辽阔无边
诗的结尾“归去也东篱好在,觅渊明友”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功名的淡泊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