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1: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1:17:59
沁园春·自笑声来 赵以夫 〔宋代〕
自笑声来,骨相无奇,壬三甲三。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壮也不如,老之将至,今日将军战岂堪。江湖客,况诗肥贾岛,笔瘦王昙。纷纷纡紫脱蓝。送水北山人又水南。喜支离得佚,散材可寿,一丘自足,万象中涵。脍炙功名,膏盲富贵,举世黄梁梦正酣。知谁健,且茹芝商岭,饮菊胡潭。
自从笑声中走来,我的骨相并无奇特之处,就像壬三甲三那样平凡。在紫宸殿的班列中,我忘记了旧时的步伐,在维摩诘的室内,增添了一个新的参悟者。年轻时不如人,老来将至,如今的将军战斗岂能胜任。我这个江湖客,更何况诗如贾岛般肥硕,笔如王昙般瘦削。纷纷纡紫脱蓝,送别北山的友人又到水南。喜欢支离破碎的得闲,散乱的材料也能长寿,一丘之地自足,万象中包含。功名如同脍炙,富贵如同膏盲,世人正沉浸在黄梁梦中。知道谁健壮,暂且在商岭吃芝草,在胡潭饮菊花。
作者介绍:赵以夫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官场和富贵持批判态度,向往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开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平凡命运的认识。诗中通过对官场和隐逸生活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紫宸班”、“维摩室”、“贾岛”、“王昙”等,都体现了作者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结尾处的“商岭”、“胡潭”则象征了作者理想的隐居之地,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渴望和对世态的超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功名富贵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壬三甲三”指的是什么?
诗中“紫宸班”象征什么?
诗中“商岭”、“胡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