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39
为圃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屋边废地稍平治,
装点风光要自怡。
爱敬古梅如宿士,
护持新笋似婴儿。
花窠易买姑添价,
亭子难营且筑基。
老矣四科无入处,
旋锄小圃学樊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园艺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在屋旁的废地上进行平整和美化的过程,强调了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我快乐。作者对古老的梅树尊敬如同对待老朋友,对新生的竹笋则像呵护婴儿一样小心。购买花卉的价格虽然容易抬高,但建造亭子却需要费尽心思和时间。作者感叹自己年纪大了,已无处可去,只能在小园中学习樊迟(樊宗师,古代著名的园艺家)。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阮亭,晚号澹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在当时有较高的地位,以清新自然、质朴真挚著称。刘克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尤其是南宋灭亡后,他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境遇常常在诗中流露。
“为圃二首”是刘克庄在晚年时写的。随着年岁渐长,诗人开始更加关注自然和生活中的细节,尤其是园艺活动。诗中通过描绘园艺的细微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反映出他在动荡的时代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形式,极具韵律感。诗人通过对园艺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开头两句写屋旁废地的治理,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在平凡中寻求乐趣。接下来的比喻描绘了对古梅的敬重与对新笋的呵护,显示了他对时间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花窠易买姑添价,亭子难营且筑基”一句,流露出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虽然花卉的价格可以随意抬高,但真正的美好却在于心灵的建设,正如亭子的难以建立,强调了根基的重要性。结尾处的“老矣四科无入处”,更是点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经过科举的奋斗后,已无处可去,只能在小圃中静心学习,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的感慨,展现了一个老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的美好愿望。
屋边废地稍平治:
装点风光要自怡:
爱敬古梅如宿士:
护持新笋似婴儿:
花窠易买姑添价:
亭子难营且筑基:
老矣四科无入处:
旋锄小圃学樊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人生的反思。诗人通过园艺活动的描写,表达出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愿望,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古梅”比作什么?
a) 孩子
b) 宿士
c) 朋友
诗人对新笋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尊重和呵护
c) 忽视
“老矣四科无入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骄傲
b) 无奈与感叹
c) 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