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2:42
庐陵间气欧阳公,宗主文脉魁兰宫。
给纪诏来简眷浓,职居馆阁誉望隆。
圣明天子是仁宗,拔贤招俊萃群工。
希文何为去匆匆,谏官不言祗蔽蒙。
惟公壁立秉精忠,独抱鯾论心忡忡。
显责若讷极匪躬,飘然夷陵凛高风。
高风凛冽谁能同,地灵人杰国不空。
魁名自见六一翁,翱翔天禄名尤崇。
忠肝义胆何其雄,愤彼阴邪后内讧。
崇论宏议要力攻,责彼谏者达四聪。
摧奸击佞深有功,吁嗟众目昏如蒙。
划然见此光瞳瞳,吁嗟众耳塞如聋。
轰然闻此声渢渢,丹心一片对穹窿。
名齐欧老压岱宗,赖有谏臣鉴由中。
贤相意与公议融,全名不作夷陵穷。
公心岂计穷与通,使我跃起激懦衷。
贤哉两魁硕且洪,仁山突兀文水淙。
在庐陵的气韵中,欧阳公是宗主,文脉的源头宛如兰宫。
接到圣旨,寄来厚重的关怀,身居馆阁的他声誉卓著。
明圣的天子是仁宗,他广纳贤才,聚集众多英才。
希文为何匆忙离去,谏官的声音却被忽视和遮蔽。
惟独他像一面坚壁,忠心耿耿,心中忧虑重重。
他显得沉默寡言,却不屑于个人的荣耀,飘然如夷陵的高风。
这高风凛冽,谁能与之同往?地灵人杰,国家不虚空。
他的名声自见于六一翁,飞翔于天禄之上,声望更加崇高。
忠诚的心,正义的胆量何其雄壮,愤怒于阴险邪恶的内讧。
高尚的论述和宏大的议题需要积极进攻,责备那些谏官达到了四聪之境。
摧毁奸邪,击败谄媚,功绩非凡,唉,众人眼目昏沉如蒙。
顿时见到这光明,唉,众人的耳朵塞住如同失聪。
轰然听到这声音,清澈的丹心对着苍穹。
名声与欧阳公并驾齐驱,依赖有谏臣的鉴别之力。
贤相的意图与公的意见融为一体,名声不再是夷陵的穷困。
公心岂计穷与通,使我跃起激发懦弱的心。
贤者啊,两位魁首高大而洪亮,仁山突兀,文水淙淙。
作者介绍:黄庄,字子俭,号青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政治理想和士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描绘了黄庄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心,以及对忠臣良将的赞颂,表达了对阴邪势力的愤慨和对正义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庐陵地区的气韵描写,呈现出欧阳修作为文脉宗主的卓越地位,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忠诚、正义和高风亮节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仁宗皇帝的明智和广纳英才的气度,反映出诗人对贤良之士的仰慕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谏官不言的惋惜与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丰富,层层递进,令人深思。诗人通过描绘高风、忠肝义胆等意象,传递出一种士人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展示出古代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深刻表达了对正义与忠诚的追求,展现了忠臣的高尚品德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仁宗”指的是哪位皇帝?
“高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谏官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