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影山草堂人日

《影山草堂人日》

时间: 2025-04-27 12:10:37

诗句

濛濛细雨湿年华,冷落山城鼓不挝。

传座几犹缘旧俗,馈春无复见贫家。

人因乱后难言节,草趁寒疏渐吐芽。

为忆故园溪水上,香镫谁照墓门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37

原文展示:

影山草堂人日
作者: 黎庶焘 〔清代〕

濛濛细雨湿年华,
冷落山城鼓不挝。
传座几犹缘旧俗,
馈春无复见贫家。
人因乱后难言节,
草趁寒疏渐吐芽。
为忆故园溪水上,
香镫谁照墓门斜。

白话文翻译:

在细雨蒙蒙中,时光悄然流逝,
山城冷清,鼓声已不再响起。
传承的习俗几乎消失殆尽,
春天的馈赠已经不再见于贫困人家。
人们因战乱后难以谈及节日,
草木趁着寒冬,开始慢慢吐芽。
我怀念故乡溪水边的情景,
不知香灯谁照在墓前斜斜的门口。

注释:

  • 濛濛:形容细雨或雾气弥漫的样子。
  • 年华:指青春年华,时光流逝。
  • 冷落:冷清、冷淡的样子。
  • 鼓不挝:没有敲打的鼓,形容无人庆祝。
  • 传座:传承的习俗或传统。
  • 馈春:春天的馈赠,指春天的到来带来的生机和希望。
  • 难言节:人们因为动乱而难以谈论节日的欢庆。
  • 草趁寒疏渐吐芽:草木在寒冷的季节中,逐渐开始发芽。
  • 香镫:香灯,指用香料点燃的灯,通常用来祭奠或照明。
  • 墓门斜:墓地的门口,形容墓地的倾斜。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情景和情感反映了清代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尤其是战乱带来的民生困苦和传统习俗的衰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庶焘(1785-1846),字子纶,号霖阁,清代诗人。黎庶焘生于江西,后移居湖南,曾任职于官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故乡和过往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和战乱频繁,导致人们生活困苦,传统习俗逐渐消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对传统节日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影山草堂人日》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感慨的诗。诗中描绘的细雨将时光浸湿,给人一种无尽的惆怅感。开篇以“濛濛细雨湿年华”引入,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描绘了山城冷落的景象,鼓声的寂静象征着节日的冷清与人心的孤寂,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传座几犹缘旧俗,馈春无复见贫家”两句中,诗人感叹传统习俗的逐渐消失,尤其是在贫困家庭中,春天的馈赠已无从见到,暗示着社会的悲惨现状。通过“人因乱后难言节”,诗人强调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侵蚀,连节日的欢庆都难以言说,显示出一种深沉的无奈与悲痛。

“草趁寒疏渐吐芽”则带来了一丝希望,尽管生活艰难,自然界依然遵循着自己的节律,生命的顽强依旧在。最后两句“为忆故园溪水上,香镫谁照墓门斜”中,诗人通过对故乡的追忆,表现出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反思,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濛濛细雨湿年华:细雨模糊了视线,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青春。
  2. 冷落山城鼓不挝:山城冷清,鼓声已不再,暗示着节日的缺失和人心的孤寂。
  3. 传座几犹缘旧俗:传统习俗逐渐消失,反映出社会变迁的无情。
  4. 馈春无复见贫家:春天的馈赠在贫家已不复存在,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无奈。
  5. 人因乱后难言节:战乱之后,人们难以再谈及节日,突显社会动荡的影响。
  6. 草趁寒疏渐吐芽:尽管寒冷,生命依然复苏,象征着希望的存在。
  7. 为忆故园溪水上:怀念故乡的溪水,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
  8. 香镫谁照墓门斜:最后一句通过香灯照亮墓门,表达对逝去亲人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细雨比喻时光的流逝,表达时间的短暂与珍贵。
  • 拟人:草木在寒冬中吐芽,赋予自然以生命的意象,象征着希望。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对故乡和传统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悲痛。通过描绘细雨、山城、春天的馈赠等意象,展现了人们在动乱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山城:代表着诗人的故乡,冷清的山城反映了人心的孤独。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然而在贫困中却显得遥不可及。
  • 草木:代表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尽管环境艰难,依然努力生长。
  • 香镫:象征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祭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天气状况是什么?

    • A. 晴天
    • B. 雨天
    • C. 雪天
  2. 诗人对贫困人家的春天有什么感慨?

    • A. 充满希望
    • B. 无复见
    • C. 依然富足
  3. 诗的最后一句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望
    • B. 对故人的怀念
    • C. 对节日的庆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故乡与生活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影山草堂人日》: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但《春望》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影山草堂人日》则侧重于个人的生活困苦和传统的失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路中救小鱼 咏史上·审配沮授 孟子·夷之 偶占 文公书厨·含英咀华 咏史 咏史上·项羽 孟子·尧舜之道陈王 咏史下·裴頠 论语·首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爱款 西塞 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趁火抢劫 不愤不启 饮泣吞声 子字旁的字 门到户说 言字旁的字 单打一 思乡 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触手生春 包含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