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8:12
石头山晚归
作者: 黎庶焘 〔清代〕
云根磬初落,暮色就须眉。
明月抱孤塔,寒禽栖满枝。
途纡缓归兴,涧曲多回飔。
笠屐青山晚,吟怀淡不支。
初秋的云根如磬声般沉寂,暮色渐渐笼罩天空,像是给大地披上了薄纱。明亮的月亮映照着孤独的塔楼,寒鸦在树枝上栖息。归途曲折而缓慢,山涧蜿蜒,风声阵阵。戴着斗笠,穿着木屐,在青山上走向黄昏,吟诵的情怀渐渐变得淡薄,难以支撑。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诗中对月亮、孤塔、寒禽等元素的描绘,常见于古代诗词中用以表达孤独、思乡等情感,具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者介绍: 黎庶焘,清代诗人,少有名声,但在诗歌创作上颇具个性,其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黎庶焘晚年归乡之际,描绘了归途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归家的思绪。
《石头山晚归》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代诗人黎庶焘对自然景观及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云根磬初落,暮色就须眉”,以景入情,描绘了黄昏时分天空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明月的出现,与孤塔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意境,似乎在映射诗人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的“寒禽栖满枝”,不仅描绘出秋天的寒意,也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孤独。归途的艰辛与蜿蜒的山水相交织,使得诗人心中的归家兴致显得愈发强烈,然而“吟怀淡不支”则揭示了他在面对这份归属感时的无力与彷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个人情感的真切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归属的渴望。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和深邃思想,使得这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归家的主题,贯穿着孤独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属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云根磬初落”意指什么?
“寒禽栖满枝”中的“寒禽”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形象表现归途的艰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