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台上晚眺

《台上晚眺》

时间: 2025-05-03 22:05:47

诗句

黄叶乱飘飒,青山争送迎。

西风一回首,林壑满秋声。

野客浮云思,归鸦落日情。

乡园正兵革,何地足偷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47

原文展示:

黄叶乱飘飒,青山争送迎。
西风一回首,林壑满秋声。
野客浮云思,归鸦落日情。
乡园正兵革,何地足偷生。

白话文翻译:

黄叶在空中纷纷飘落,青山在竞相迎接着秋的到来。西风轻轻一回首,山林间充满了秋天的声音。野外的旅人思念着浮云,归巢的乌鸦在落日的余晖中感慨。这时乡村正处于战乱之中,何处才能安身立命呢?

注释:

  • 黄叶:指秋天树叶变黄,象征凋零的季节。
  • 飘飒:形容叶子飘动的样子,带有轻快的感觉。
  • 青山:指山色苍翠,生机勃勃的样子。
  • 西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林壑:指山林和沟壑,构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 野客:游荡在野外的旅人。
  • 浮云思:思念像浮云一样变幻不定。
  • 归鸦:归来的乌鸦,象征着归属和思乡。
  • 兵革:指战乱和动荡。
  • 偷生:隐蔽地生存,暗示生存的不易。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乡园正兵革”一句,可以理解为在战乱中对故乡的无奈与思念,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庶焘,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清代中后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思考使其在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奈。

诗歌鉴赏:

《台上晚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惦念。开篇以“黄叶乱飘飒”引入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却又美丽的感觉。随着“青山争送迎”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中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结合,体现出自然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

接下来的“西风一回首,林壑满秋声”则进一步强化了秋的氛围,西风的回首似乎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林间的秋声则带来了一种深邃的孤独感。诗中“野客浮云思,归鸦落日情”则表现了身处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浮云和落日象征着短暂与流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乡园正兵革,何地足偷生”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直面现实的残酷,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奈与对生存的思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挣扎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叶乱飘飒:描绘秋天的黄叶,表现出一种萧瑟的景象。
  • 青山争送迎:青山似乎在与秋天的到来形成一种呼应,展现自然的变化。
  • 西风一回首: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回首意味着对过往的回忆。
  • 林壑满秋声:自然中充满了秋天的声音,带来一种寂寥的感觉。
  • 野客浮云思:游子在野外感受到的思念,浮云象征着游子的漂泊。
  • 归鸦落日情:乌鸦归巢的情景,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 乡园正兵革:乡村正处于战乱之中,表现了对家乡现状的忧虑。
  • 何地足偷生:对生存环境的无奈与困惑,反映了诗人的无力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云思”,将思念比作浮云,形象生动。
  • 拟人:如“西风一回首”,赋予风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动荡年代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生存的艰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叶:象征着秋天、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希望。
  • 西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浮云:象征着思绪的飘散与漂泊的心情。
  • 归鸦:象征着归宿与思念,寄托了对家乡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叶乱飘飒”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乡园正兵革”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忧虑
    • C) 满足
    • D)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 A) 喜悦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美丽
    •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C) 秋天
  2. B) 忧虑
  3. B)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黎庶焘的《台上晚眺》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王维的诗更多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而黎庶焘则在美中夹杂了对现实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人 画车诗二首 守岁诗 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 书韩干牧马图 次韵刘景文赠傅曦秀才 用王巩韵赠其侄震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失调名 癸丑春分後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殳字旁的字 包含能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微妙玄通 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胸有鳞甲 清都绛阙 皿字底的字 幽靓 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柄欛 白字旁的字 弹斤估两 平伏 乖乖 匹马只轮 企足而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