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13
送务绅禅者分卫歌
作者: 释梵言 〔宋代〕
豁灵明,开正首,脱却多年肮臭破布袄。
顶门一劄,眼晴便定动,如今识得无能老天。
真智现,非作造,卷衲携筇下云峤。
直去庐陵化有缘,万户千门须遍到。
禾山鼓,清平调,俯仰顺从心一照。
那边若遇本色人,点著皆知妙不妙。
子莫学,石头老,书信不通行太早。
得个清源鈯斧儿,南台石上锄荒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开悟的过程,表达了对禅的理解与实践。首句中提到的“豁灵明”和“开正首”意指心灵的开悟和清明,摆脱了多年的污浊与束缚。接着提到“顶门一劄”,暗示通过启发而使得眼睛洞察真理,意识到世间的无常与虚无。接下来的几句强调真智的显现并非人为伪造,而是通过自我修行的真实体验。诗人希望能够直赴庐陵,传播这种智慧,深入千家万户。
“禾山鼓,清平调”则描述了内心的平和与顺应。遇到真正的智者时,所有的道理都能一目了然。“子莫学,石头老”,提醒后人不要急于模仿行事,还需在内心深处体悟。最后以“得个清源鈯斧儿”揭示了内在的工具与修行的意义,强调对内心杂草的清理与修整。
释梵言是宋代著名的禅宗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宗教思考与哲学探讨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禅宗的思想,反映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为禅宗盛行的宋代,作者通过对修行的思考与实践,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诗中展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智慧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神修养的重视。
《送务绅禅者分卫歌》是一首充满智慧与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从“豁灵明”到“脱却多年肮臭破布袄”,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心灵的觉醒过程,突显了内心的清明与自由。接下来的“顶门一劄,眼晴便定动”,更是揭示了修行过程中,如何通过一瞬间的领悟而理解世间的真理。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有力,意境深远。诗中提到的“真智现,非作造”,强调了真正的智慧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表象。诗人借助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将禅宗的空灵与宁静融入日常,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理解。
在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子莫学,石头老”提醒后人,在修行的过程中,需有耐心,不可急躁。这样的智慧不仅适用于禅宗修行,也适用于人生的其他方面,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智慧与宁静,强调修行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劝诫人们在生活中要有耐心,静心去领悟生命的真谛。
“豁灵明”指的是什么?
A. 清晰的思维
B. 繁杂的情绪
C. 迷茫的状态
答案:A
“子莫学,石头老”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不要急于模仿,不应急于修行
B. 应该多多学习
C. 老者是智慧的象征
答案:A
诗中提及的“禾山鼓”象征什么?
A. 噪音
B. 和谐与宁静
C. 人生的烦恼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