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陪宪使登榕溪阁

《陪宪使登榕溪阁》

时间: 2025-04-27 13:19:17

诗句

归途重约使轺临,为爱榕溪十亩阴。

俯瞰江流青一带,坐看山色碧千寻。

共拼沉醉酬佳节,暂驻斜晖纵赏心。

因念玉关人已老,不堪摇落又秋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17

原文展示

归途重约使轺临,为爱榕溪十亩阴。
俯瞰江流青一带,坐看山色碧千寻。
共拼沉醉酬佳节,暂驻斜晖纵赏心。
因念玉关人已老,不堪摇落又秋深。

白话文翻译

归途再约,让车驾停驻在这里,是因为我喜爱榕溪那十亩的阴凉。
俯瞰江流,绿色一带尽收眼底;坐在这里,看那远处的山色,碧绿如千寻之深。
我们共同沉醉于佳节,暂时停驻在斜阳下,尽情欣赏着眼前的美好。
但因想到玉关的那个人已经老去,不禁感到不胜唏嘘,秋天又深了。

注释

  • 重约:再次约定、再一次相聚。
  • 使轺:指车驾,古代官员出行用的车。
  • 俯瞰:向下看,眺望。
  • 青一带:指江流泛青的水面一带。
  • 沉醉:陶醉、沉迷。
  • 佳节:美好的节日。
  • 斜晖:斜阳,夕阳的光辉。
  • 玉关:指边防关口,此处可能指代远方的人。
  • 摇落:指叶子或花瓣的凋零。

典故解析

“玉关”一般指代边关,常用以表达思念远方亲友或士兵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戡(生卒年不详),字君谦,号秋水,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一次与友人游览榕溪阁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友人老去的无奈与感伤。

诗歌鉴赏

《陪宪使登榕溪阁》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时光的感慨。诗的开头“归途重约使轺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再聚,体现出浓厚的友情。接下来的描绘通过“十亩阴”与“青一带”的对比,展现出榕溪的幽静与江流的辽阔,构成了和谐的自然画面。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不仅仅满足于眼前的美景,更通过“共拼沉醉酬佳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然而,最后通过“因念玉关人已老”一句,诗人转而陷入对时光流逝的深思,表现出对友人老去的惋惜,情感由欢愉转向沉重,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途重约使轺临:再一次约定,车驾停驻,这里暗示着友情的珍贵。
  2. 为爱榕溪十亩阴:因喜欢榕溪的阴凉,描绘出宁静的环境。
  3. 俯瞰江流青一带:从高处俯视,看到江水如青带般延展,展现自然的开阔。
  4. 坐看山色碧千寻:坐在这里,目睹远山碧绿之色,表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5. 共拼沉醉酬佳节:与友人共同陶醉于美好的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氛围。
  6. 暂驻斜晖纵赏心:在斜阳下暂时停留,尽情欣赏,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7. 因念玉关人已老:因怀念远方的友人已年迈,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
  8. 不堪摇落又秋深:不胜其重,秋天又深了,暗示悲伤和对失去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青一带”形象地表述江水的颜色。
  • 对仗:如“俯瞰江流”“坐看山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摇落”表达秋天的无情,增加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伤。诗人用自然的美景来反衬内心的惆怅,使得整个诗歌情感丰富、层次分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榕溪: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的环境。
  • 江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旅程。
  • 山色:代表着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斜晖: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
  • 玉关: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途重约使轺临”意指:

    • A.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B. 诗人与友人再度相聚
    • C. 诗人对自然的描写
  2. “因念玉关人已老”中的“玉关”指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边防关口
    • C. 山川河流
  3. 下列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A. 为爱榕溪十亩阴
    • B. 不堪摇落又秋深
    • C. 共拼沉醉酬佳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杜甫《登高》与蔡戡的《陪宪使登榕溪阁》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杜甫通过“无边落木萧萧下”,展现了秋天的萧索,而蔡戡则通过“因念玉关人已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二者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夜闻钟 送郑大夫惟忠从公主入蕃 送李问政河北简兵 崔尚书挽词 游洞庭湖湘 同王仆射山亭饯岑广武羲得言字 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 南中别王陵成崇 徐高御挽歌 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秦川 肆险 座标 空言虚辞 先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神才 鼠雀之辈 提土旁的字 捞一把 不共戴天 肤如凝脂 言外之意 聿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