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4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49:00
少年豪气已如虹,抵掌论兵一世雄。
智略独超伦辈上,功名只在笑谈中。
弄兵坐扫潢池盗,卖剑潜回渤海风。
恢复未酬人奄忽,佳城那忍葬滕公。
年轻时的豪情如同彩虹般绚烂,
与人相论兵法,真是一世的英雄。
智慧和谋略独自超越同辈,
功名利禄只在闲谈之间。
玩弄兵器坐在潢池边劫掠,
卖剑后悄然返回渤海的风中。
恢复大业未能成就,世人已逝去,
怎忍心将美好的城池埋葬在滕公之下?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生于动荡之时,身处北宋末年,后期局势复杂,国难深重,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忧和对英雄豪杰的敬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青年豪情的回忆,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蔡戡的《钱大受挽诗》以其豪情壮志和深沉的历史感,展现了对一位英雄的怀念。诗的开头,"少年豪气已如虹",使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年轻时的热情和壮志。接下来的"抵掌论兵一世雄"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位英雄的军事实力和智慧的钦佩。
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智慧和功名的思考。诗人认为,智略超群的英雄,虽有一世的辉煌,但功名往往只是在闲谈中流转,显示了对功名的淡然态度。接下来,"弄兵坐扫潢池盗,卖剑潜回渤海风"则描绘了英雄的孤独与落寞,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悲壮的气氛。
最后两句“恢复未酬人奄忽,佳城那忍葬滕公”更是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诗人感叹未能实现的理想和对逝去英雄的惋惜,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未来的渴望,令人唏嘘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一个英雄的怀念,表达了对理想未酬的惋惜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凸显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少年豪气”比喻了什么?
“智略独超伦辈上”中“伦辈”指的是谁?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