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0:42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桃花瘦。寒食清明前后。新燕子,禁得余寒,风雨把人苦。梅粒今如豆。减却春光多少。空自有,满树山茶,似语如愁卧晴昼。幽人展襟袖。惜莺花未老,江山如旧。杜鹃声里同携手。叹陌上芳草,堤边垂柳。一春十病九因酒。愁来独搔首。豆蔻。枝头小。应可惜年华,孤负时候。九十韶光那得久。问芍药觅醉,牡丹索笑。三万六千,能几度,君知否。
桃花已经显得憔悴。寒食节和清明节前后。新来的燕子,抵挡住了寒冷,但风雨却让人感到痛苦。梅花的花瓣如今小得像豆子,春光减去多少。空自有满树的山茶,仿佛在晴朗的日子里诉说着愁苦。幽人展开衣袖,惜春花还未凋谢,江山依旧如昔。在杜鹃鸟的啼叫声中携手前行。叹息在陌生的芳草中,堤边的垂柳。春天一过,十病九因酒。愁苦来袭,独自搔首。豆蔻花,枝头娇小。应当可惜年华,辜负了时光。九十年的光阴又怎么能久留?问芍药花,想觅醉意,牡丹花则索取笑声。三万六千天,能有几度,君知否?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词人,生于动荡的年代,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感慨。他的词风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写于清明与寒食时节,正值春末,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与人生苦短的感慨。它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思考。
《兰陵王·桃花瘦》是一首充满春愁的词作,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中的桃花、梅花、山茶等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却又伴随着凋零的悲哀,表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词人在春天的景色中感受到深深的惆怅,尤其是“豆蔻枝头小”,突显出青春的短暂与珍贵。
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此外,诗中的“杜鹃声里同携手”既有春日的温暖,又暗含了离别的情绪,增添了词作的复杂性。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唤起了读者内心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叹息,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桃花瘦”中的“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十韶光”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