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54
贺新郎(咏牡丹)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晓雾须收霁。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雪炼作冰冰作水。十朵未开三四。又加以风禁雨制。是东吴春色盛,尽移根换叶分黄紫。所贵者,称姚魏。其间一种尤姝丽。似佳人素罗裙在,碧罗衫底。中有一花边两蕊。恰似妆成小字。看不足如何可比。白玉杯将青玉绿,据晴香暖艳还如此。微笑道,有些是。
在清晨的雾气消散后,牡丹花就像是半醉的人,抬头不起。花瓣如同雪炼成的冰,化为水。十朵花中未开者有三四朵。又因为风和雨的影响,花期受到限制。这是东吴春色最为繁盛的时节,花的根和叶子都已换成了黄紫相间的颜色。最珍贵的,就是以姚魏为名的牡丹。其中有一种特别美丽的花,就像佳人穿着素色罗裙,碧色的衣衫下。花中有一朵,边缘有两个花蕊,宛如妆成的字迹。看得再多也觉得不够,与之相比何等美丽。白玉杯中盛着青玉和绿的酒,晴天的香气和温暖的艳丽也不过如此。微微一笑道,有些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花鸟、山水为题材,常蕴含哲理,对自然的观察入微。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牡丹花盛开的时节。作者通过描写牡丹的美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贺新郎(咏牡丹)》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牡丹花的绚丽与风韵。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清晨的雾气与牡丹花的状态,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优美的春日场景中。牡丹花如醉,形象生动,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迷人。
接着,诗人用“雪炼作冰冰作水”来形容牡丹花的晶莹剔透,展现出花朵的娇贵与柔美。十朵花中未开者有三四朵,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蓄势待发,给人以希望与期待的感觉。诗中提到的“东吴春色盛”,则强调了牡丹花的独特地位与价值,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花卉与人文的关系。
在描写中,作者把牡丹与佳人相提并论,形象而生动,表现了对美的极致追求。最后,诗人用“白玉杯将青玉绿”描绘了春日的美好,营造出一种温暖、宜人的氛围,令人陶醉。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细致描写,表现出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牡丹花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A. 半醉的人
B. 明媚的阳光
C. 飘舞的柳絮
D. 清晨的露珠
诗中提到的“东吴”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白玉杯将青玉绿”中的“白玉”指代什么?
A. 美丽的花
B. 香甜的酒
C. 纯洁的心
D. 温暖的阳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夜喜雨》与《贺新郎(咏牡丹)》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春夜喜雨》更侧重于雨水给大地带来的滋润与生机,而《贺新郎(咏牡丹)》则专注于牡丹的美丽与娇艳。两者在意象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前者更为动感,后者则更为静谧、优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