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

《虞美人》

时间: 2025-05-01 10:46:27

诗句

苹花零乱秋亭暮。

篱落江村路。

棹歌摇曳钓船归。

搅碎清风千顷、碧琉璃。

山衔初月明疏柳。

平野垂星斗。

莫辞沈醉伴孤吟。

他日江南江北、两关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6:27

原文展示:

虞美人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苹花零乱秋亭暮。
篱落江村路。
棹歌摇曳钓船归。
搅碎清风千顷碧琉璃。
山衔初月明疏柳。
平野垂星斗。
莫辞沈醉伴孤吟。
他日江南江北两关心。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傍晚,苹花散落在亭子旁。
篱笆外是通往江村的路。
划船的歌声轻轻摇曳,钓鱼的船只正归来。
清风在千顷碧波中激荡,像是搅碎了湖面。
山头挂着初升的明月,照亮了稀疏的柳树。
平原上星星点点,似乎也在低垂。
不要拒绝沉醉在这美景中,伴着孤独吟唱。
将来无论身处江南还是江北,心中都系挂着彼此。

注释:

  • 苹花:水边的野花,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美丽。
  • 篱落:篱笆,指农村的围墙,暗示乡村的宁静和恬淡。
  •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表现了渔民的生活与乐趣。
  • 搅碎:比喻清风吹动水面,形成涟漪。
  • 千顷碧琉璃:形容湖面如碧玉般的广阔。
  • 初月:新月,寓意着新的开始或希望。
  • 孤吟:独自吟唱,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长庚,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天,诗人以江村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感伤。诗中的孤独感与美的享受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一首情感丰富的古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开篇以“苹花零乱秋亭暮”引入,直接展现秋天的萧瑟与美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中描绘了江村的宁静小路和归来的渔船,棹歌的摇曳声与清风拂面的描写,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山衔初月”与“平野垂星斗”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美感和孤独的情绪。月光与星星的交相辉映,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最后一句“他日江南江北两关心”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彼此情感的牵挂,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融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既惆怅又美好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苹花零乱秋亭暮”:描绘了一个秋天黄昏的场景,花瓣散落,显得有些凄凉。
  • “篱落江村路”:乡村的围篱与通往村庄的小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气息。
  • “棹歌摇曳钓船归”:渔船归来,歌声轻扬,表现了渔民的生活乐趣与安逸。
  • “搅碎清风千顷碧琉璃”:清风轻拂,水面荡起涟漪,湖面如同碧玉般的美丽。
  • “山衔初月明疏柳”:新月映照在稀疏的柳树上,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平野垂星斗”:平原上星星点点,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遐思。
  • “莫辞沈醉伴孤吟”:劝说朋友不必拒绝在美景中沉醉,独自吟唱也可乐在其中。
  • “他日江南江北两关心”: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尽管身处不同地方,心中仍然惦记着彼此。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千顷碧琉璃”),象征(“初月”暗示新生),以及对仗(如“山衔初月明疏柳”与“平野垂星斗”),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与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人对自然和情感的深刻体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苹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
  • 秋亭:代表季节的变迁与人的孤独。
  • 钓船:象征着安逸的生活。
  • 清风:代表自然的轻柔与宁静。
  • 初月:象征新生与希望。
  • 星斗:象征着遥远的思念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苹花”象征什么?
    A) 美好与短暂
    B) 哀伤与失落
    C) 富贵与荣耀

  2. “棹歌摇曳钓船归”中“棹歌”指的是什么?
    A) 打鱼的工具
    B) 划船时唱的歌
    C) 渔网

  3. “他日江南江北两关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生活的失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秋日的情景与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对比葛长庚与李清照的诗作,前者更偏向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对往昔的追忆。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但风格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性珠莹彻禅天月 采桑子 种愁 采桑子 东坡松韵 采桑子 其五 畹兰 采桑子 雨窗怀餐花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七 采桑子 采桑子 得宛卿出关途中见怀之作,次韵答之 采桑子 春日舟过白湖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咽吭 癶字旁的字 打调 蠡园 尢字旁的字 无气歇 黍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秦楼谢馆 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龙睁虎眼 初露锋芒 朱盘玉敦 和稀泥 见仁见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