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6:57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
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
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
深山太获落,要路多险艰。
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有食适吾口,有酒酡吾颜。
恍惚游醉乡,希夷造玄关。
五千言下悟,十二年来闲。
富者我不顾,贵者我不攀。
唯有天坛子,时来一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池边有光滑的白石,水流潺潺,旁边有头发如雪的老者在悠闲地游玩。在这里,我不去追求繁忙的官道,也不深入险峻的山林。深山虽然幽静,却有许多意外的坠落,官道上更是险恶艰辛。与其如此,不如在家池边,享受安逸,无忧无虑。这里有适合我口味的美食,还有使我微醺的美酒。我恍惚间仿佛游入了醉乡,追逐着玄妙的道理。在这五千言的道理之下,我已领悟,经过十二年的闲适生活。对富贵我毫不在意,对权贵我也不攀附。唯一让我向往的是那天坛,时常出入,来去自如。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著称,关注民生,关心社会。白居易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作品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社会、爱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长安生活多年后,选择退隐于田园,享受闲适的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浮华世界的厌倦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白居易的《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诗的开头,诗人以“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清澈的水流与洁白的石头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这种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安详。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对比深山与官道的艰险,强调了自己选择的简单和闲适,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我内心世界的珍视。他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在家池边享受生活的乐趣,强调了生活的真实与本真。
最后,诗人通过“恍惚游醉乡,希夷造玄关”,展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向往,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白居易的生活哲学:宁静、淡泊、自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他对名利的超脱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池边环境包括哪些元素?
A. 白石和清水
B. 青山和白云
C. 繁花和绿树
诗人选择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A. 追求权力
B. 享受闲适
C. 旅行探险
“唯有天坛子,时来一往还”中的“天坛”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高远理想
C. 乡村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