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时间: 2025-05-01 08:16:57

诗句

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

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

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

深山太获落,要路多险艰。

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有食适吾口,有酒酡吾颜。

恍惚游醉乡,希夷造玄关。

五千言下悟,十二年来闲。

富者我不顾,贵者我不攀。

唯有天坛子,时来一往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6:57

原文展示: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
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
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
深山太获落,要路多险艰。
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有食适吾口,有酒酡吾颜。
恍惚游醉乡,希夷造玄关。
五千言下悟,十二年来闲。
富者我不顾,贵者我不攀。
唯有天坛子,时来一往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池边有光滑的白石,水流潺潺,旁边有头发如雪的老者在悠闲地游玩。在这里,我不去追求繁忙的官道,也不深入险峻的山林。深山虽然幽静,却有许多意外的坠落,官道上更是险恶艰辛。与其如此,不如在家池边,享受安逸,无忧无虑。这里有适合我口味的美食,还有使我微醺的美酒。我恍惚间仿佛游入了醉乡,追逐着玄妙的道理。在这五千言的道理之下,我已领悟,经过十二年的闲适生活。对富贵我毫不在意,对权贵我也不攀附。唯一让我向往的是那天坛,时常出入,来去自如。

注释:

  • 白磷磷:光滑如白色磷石,形容石头的洁白。
  • 潺潺:形容水流的声音,轻柔而流畅。
  • 婆娑:形容老者在池边轻盈的舞动,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 希夷:古代道家哲学中的一种境界,表示一种恬淡自然的状态。
  • 天坛子:古代祭天的地方,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信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著称,关注民生,关心社会。白居易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作品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社会、爱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长安生活多年后,选择退隐于田园,享受闲适的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浮华世界的厌倦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诗的开头,诗人以“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清澈的水流与洁白的石头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这种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安详。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对比深山与官道的艰险,强调了自己选择的简单和闲适,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我内心世界的珍视。他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在家池边享受生活的乐趣,强调了生活的真实与本真。

最后,诗人通过“恍惚游醉乡,希夷造玄关”,展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向往,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白居易的生活哲学:宁静、淡泊、自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描述美丽的自然环境,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2. “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引入老者的形象,象征着闲适和智慧。
  3. “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表达诗人不愿追求名利,也不想隐居深山。
  4. “深山太获落,要路多险艰。”:对比深山与官道的危险,强调家园的安全。
  5. “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直接表达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6. “有食适吾口,有酒酡吾颜。”:描绘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7. “恍惚游醉乡,希夷造玄关。”:隐喻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8. “五千言下悟,十二年来闲。”:总结自己多年的生活领悟。
  9. “富者我不顾,贵者我不攀。”:强调自己对物质的无欲。
  10. “唯有天坛子,时来一往还。”:表达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清水与白石,传达出诗人内心宁静的状态。
  • 拟人:水流的潺潺声仿佛在与人对话,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全诗有较强的对比,尤其在选择生活方式上。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他对名利的超脱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石:象征纯洁与宁静。
  • 清水:代表生命的流动与灵动。
  • 老者:象征智慧与闲适。
  • 家池:代表安逸的生活环境。
  • 天坛:象征追求的理想与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池边环境包括哪些元素? A. 白石和清水
    B. 青山和白云
    C. 繁花和绿树

  2. 诗人选择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A. 追求权力
    B. 享受闲适
    C. 旅行探险

  3. “唯有天坛子,时来一往还”中的“天坛”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高远理想
    C. 乡村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陶渊明的作品都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白居易的诗更注重对世俗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对自然的亲近与归属。两者在表达的细腻程度与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 西陵峡 梅花落 出塞 巫峡 岘山 送程给事知越州 多景楼 浣溪纱 初见 点绛唇 小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蜎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来朝 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森蔚 执柯作伐 月白风清 麻字旁的字 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风尘表物 竹字头的字 上求材,臣残木 厂字头的字 同气连根 乘风兴浪 夫子之墙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