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梨花下赠刘师命

《梨花下赠刘师命》

时间: 2025-05-03 22:31:20

诗句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1:20

原文展示:

《梨花下赠刘师命》
作者:韩愈

洛阳城外清明节,
百花寥落梨花发。
今日相逢瘴海头,
共惊烂漫开正月。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城外的清明节,百花凋零,梨花却盛开。今天在瘴海之畔相逢,令人惊讶的是梨花竟在正月时节绽放。

注释:

  • 洛阳:古代中国著名城市,唐代的都城。
  •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4月4日或5日,扫墓祭祖的日子。
  • 梨花:象征美丽和纯洁的花朵。
  • 瘴海:指瘴气弥漫的地方,通常是潮湿的沼泽地带。
  • 烂漫:形容花开得繁盛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倡导古文运动,推崇儒家思想。他的诗文以气韵生动、辞采华丽而闻名,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梨花下赠刘师命》创作于清明节,诗人可能在回忆与友人相聚的时光,抒发对友谊的珍视。清明节的时节,百花凋零,正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出诗人与友人相逢的喜悦与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时节梨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时光以及友谊的思考。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怀念与思索的节日,诗中“百花寥落梨花发”的对比,展现出梨花的独特之美和生机。梨花在百花凋零的季节中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这种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诗中提到“瘴海头”,暗示了环境的恶劣与不易,而“共惊烂漫开正月”则表达了诗人与刘师命相聚的欢愉。二者的相遇和梨花的盛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中,友谊与美好依然能够绽放。这种生机与希望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与温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洛阳城外清明节:描绘了时间和地点,设定了清明节的氛围。
  2. 百花寥落梨花发:在众多花朵凋零的背景下,梨花却独自盛开,形成鲜明对比。
  3. 今日相逢瘴海头:指与朋友在艰难环境中重聚,暗示了生活的不易。
  4. 共惊烂漫开正月:强调了相聚的惊喜与梨花盛开的不寻常时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描写梨花与其他花的对比,突出梨花的独特之美。
  • 象征:梨花象征着希望和生命力,传达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 情景交融: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交织,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与梨花的盛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珍惜友谊的情感。生活中虽然有许多艰辛,但真挚的友情和美的瞬间依然值得我们去珍惜与铭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花:象征纯洁、美丽和希望。
  • 清明:象征祭奠与反思,暗示生命的短暂。
  • 瘴海:象征艰难环境,反映生活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梨花下赠刘师命》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韩愈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瘴海”主要指的是? A. 美丽的花园
    B. 潮湿的沼泽地带
    C. 清澈的湖泊
    D. 高山峡谷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B. 友谊的珍贵与希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韩愈更关注人际关系和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强调壮阔的自然景观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贺新郎(送郑宗承) 追和东坡立春韵寄彦逢弟 和王元渤留题松寿岩白云庵寄郑顾道二首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过含山邮亭和子厚弟壁间韵三首 和张公仪 历阳寄定城尉彦逢弟 惜奴娇 其一 感皇恩(彦逢弟生日) 丹阳湖阻风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宝玺 鸟字旁的字 正言若反 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魁逆 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韭字旁的字 晒席 快人快性 包含穿的成语 彑字旁的字 断无此理 悼心失图 怨詈 黄发骀背 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