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1:27
李花赠张十一署(或作李有花)
江陵城西二月尾,
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
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
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
金乌海底初飞来,
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
照耀万树繁如堆。
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杯。
自从流落忧感集,
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
后日更老谁论哉。
力携一尊独就醉,
不忍虚掷委黄埃。
在江陵城西的二月末,
看不到桃花,只见李花。
风揉雨打,雪花也显得羞愧,
波涛翻滚,空中翻腾无际。
你知道这里的花像什么吗?
白花如烛,照亮了夜空,
鸡鸣声中,官吏们也开始起身。
金色的太阳在海底初升,
红辉洒下,青霞迎开。
眼前的美景让人迷醉,
照耀着万树,繁盛如堆。
回想当年年轻时游玩燕子,
对着花,怎会舍得辞杯?
自从流落,忧愁积聚,
想要离开,却未到先思念。
如今四十岁,已是如此,
将来更老,谁又去论呢?
只愿独自举杯痛快畅饮,
不忍在这黄土中虚度光阴。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强调道德伦理,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韩愈四十岁时,表达了他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他用李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反映了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以春天的李花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开篇提到江陵城西的李花,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与桃花的对比,暗示了李花的独特之美。接着,诗人用“风揉雨练雪羞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生动的春天气氛,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个人情感,回忆往昔对花饮酒的时光,流露出对青春和美好的向往与惋惜。他感叹自己如今已步入中年,想要追寻过去的快乐,却又感到无能为力。最后,诗人以“力携一尊独就醉”结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尽管已不再年轻,但仍希望在有限的时光中尽情享受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白花倒烛天夜明”将白花比作蜡烛,给予花朵生命的特质,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探讨了生命的流逝与珍惜,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是哪个?
诗人对青春的态度是?
“金乌”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