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20
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
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
黄昏归私室,惆怅起叹音。
弃置人间世,古来非独今。
我闲居在家,生活拮据,难以谋生;
想要从政,却又觉得力不从心。
这两件事情都伤害了我的性情,一生常常心苦。
黄昏时分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心中惆怅,叹息声不禁而发。
我想抛弃这个世俗的纷扰,古往今来,何尝不是如此?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以散文和诗歌著称。韩愈的诗风豪放,语言精炼,常表达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的不满。
《从仕》写于韩愈生平的某个时期,反映了他对仕途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在唐代,士人多希望通过科举等途径进入官场,但实际情况常常与理想相悖。诗中流露出他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和对世俗的厌倦,表达了士人的苦闷与挣扎。
《从仕》是一首抒发个人无奈与心境的诗作。诗中,韩愈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他在闲居与仕官之间的纠结,生动地表达了他对现状的不满与失望。开头两句“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直截了当地道出他生活的拮据与政治上的无能为力,展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中间的“黄昏归私室,惆怅起叹音”描绘了一幅孤独的黄昏图景,暗示着在白天的忙碌与烦扰之后,夜幕降临时的思考与叹息,增添了一种孤独感与无奈感。最后两句“弃置人间世,古来非独今”则是对人间世俗的批判,表达了韩愈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对人生意义的反思,甚至有超然物外的意向。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韩愈作为一个士人的苦闷与挣扎,为后世读者提供了思考人生、社会与自我的契机。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与对世俗的不满,表达了士人在当时社会中的无奈和挣扎。诗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慨,寄托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韩愈在《从仕》中表达了对哪个方面的无奈?
A. 生活困苦
B. 从政无能
C. 两者皆是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黄昏”象征什么?
A. 希望
B. 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C. 快乐
D. 生命的开始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仕途的渴望
B. 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世俗的反思
C. 友情的珍贵
D. 爱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