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姑苏杂咏 采香径(在香山之旁)

《姑苏杂咏 采香径(在香山之旁)》

时间: 2025-07-31 09:09:37

诗句

晨妆出采芳,零露湿罗裳。

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

抱筐归蕙径,焚鼎荐兰堂。

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09:37

原文展示:

姑苏杂咏 采香径(在香山之旁) 作者:高启 〔明代〕

晨妆出采芳,零露湿罗裳。 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 抱筐归蕙径,焚鼎荐兰堂。 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

白话文翻译:

清晨打扮好去采集芳香,露水滴湿了丝绸衣裳。 香料从山中移植而来,香气传遍了海外各地。 抱着装满香草的筐子回到蕙草小径,点燃香炉在兰花装饰的厅堂中。 这些香气还不足以让你安眠,因为西施的身体本身就散发着香气。

注释:

  • 晨妆:清晨的打扮。
  • 采芳:采集香草或香料。
  • 零露:滴落的露水。
  • 罗裳:丝绸制成的衣裳。
  • 种徙:移植。
  • 熏传:香气传播。
  • 抱筐:抱着装有物品的筐子。
  • 蕙径:蕙草丛生的小径。
  • 焚鼎:点燃香炉。
  • 荐兰堂:在装饰有兰花的厅堂中进献。
  • 未足:不足以。
  • 娱君寝:使你安眠。
  • 西施:古代著名的美女,此处指美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姑苏杂咏 采香径》描绘了清晨采集香料的情景,通过对香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发展。高启通过对采香径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采集香料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晨妆出采芳,零露湿罗裳”描绘了清晨的清新和采集香料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则展现了香料的珍贵和香气的广泛传播,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则巧妙地将香气与美女西施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晨妆出采芳,零露湿罗裳”:清晨打扮好去采集芳香,露水滴湿了丝绸衣裳。这里描绘了清晨的清新和采集香料的情景,通过“零露湿罗裳”表达了清晨的湿润和采集时的细致。
  2. “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香料从山中移植而来,香气传遍了海外各地。这里展现了香料的珍贵和香气的广泛传播,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抱筐归蕙径,焚鼎荐兰堂”:抱着装满香草的筐子回到蕙草小径,点燃香炉在兰花装饰的厅堂中。这里描绘了采集后的归途和香气的使用,通过“蕙径”和“兰堂”表达了诗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4. “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这些香气还不足以让你安眠,因为西施的身体本身就散发着香气。这里巧妙地将香气与美女西施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零露湿罗裳”中的“零露”比喻清晨的露水,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
  • 拟人:“熏传海外方”中的“熏传”拟人化地表达了香气的广泛传播。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晨妆出采芳”与“零露湿罗裳”,“种徙山中品”与“熏传海外方”,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的追求和对精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清晨采集香料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晨妆、采芳、零露、罗裳、种徙、熏传、抱筐、蕙径、焚鼎、兰堂、西施。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意境,通过清晨的清新、采集的细致、香气的珍贵和广泛传播、精致的生活环境以及美女西施的香气,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精致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零露湿罗裳”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清晨的清新 B. 采集香料的情景 C. 露水滴湿了丝绸衣裳 D. 香气的广泛传播 答案:C

  2. 诗中“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表达了什么? A. 香料的珍贵 B. 香气的广泛传播 C. 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D. 以上都是 答案:D

  3. 诗中“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中的“西施”指的是什么? A. 古代著名的美女 B. 一种香料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香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基的《天平山中》:描绘了天平山的自然景色,与高启的这首诗有相似的自然描写风格。
  • 张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美的感受,与高启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高启的《姑苏杂咏 采香径》与杨基的《天平山中》: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高启的诗更注重对美的追求和对精致生活的向往,而杨基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高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高启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明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高启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三叠 古意二十韵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十七 水龙吟 其二 挽搏谏议三首 赠施道州二首 真州北山 小寺 端嘉杂诗二十首 有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各得其宜 草字头的字 高贵 包含扶的词语有哪些 丁宁周至 目知眼见 里字旁的字 拼接 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风月无涯 戈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本来面目 责率 日侧 省吃细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