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枝歌(六首)

《竹枝歌(六首)》

时间: 2025-07-31 09:09:36

诗句

江水出峡过夔州,长流直到海东头。

郎应若有思家日,应教江水复西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09:36

原文展示:

竹枝歌(六首) 高启 〔明代〕 江水出峡过夔州,长流直到海东头。郎应若有思家日,应教江水复西流。

白话文翻译:

江水从峡谷流出,经过夔州,一直流向东海的尽头。如果郎君有思念家乡的日子,那就让江水再次向西流回吧。

注释:

  • 江水出峡:指长江从三峡流出。
  • 夔州:古代地名,今重庆市奉节县一带。
  • 海东头:指东海的尽头。
  • 郎: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称呼。
  • 思家日:思念家乡的日子。
  • 应教江水复西流:表达了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即希望江水能够逆流而上,象征着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竹枝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启在远离家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诗中通过江水流向东海的意象,反衬出诗人希望江水能够逆流而上,带他回到家乡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水为线索,通过描绘江水从峡谷流出,经过夔州,一直流向东海的尽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的“郎应若有思家日,应教江水复西流”一句,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水出峡过夔州:描绘了长江从三峡流出,经过夔州的景象,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
  • 长流直到海东头: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流向,强调了江水的遥远和不可逆性。
  • 郎应若有思家日:引入了诗人的自我称谓“郎”,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 应教江水复西流: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反语:通过表达希望江水逆流而上的不可能愿望,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通过江水的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江水:象征着离别和思念,通过江水的流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夔州”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 A. 重庆市奉节县 B. 湖北省宜昌市 C. 四川省成都市 D. 湖南省岳阳市 答案:A

  2. 诗中的“海东头”是指哪个方向? A. 东海 B. 南海 C. 西海 D. 北海 答案:A

  3. 诗中的“郎应若有思家日,应教江水复西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反语 D. 对仗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 李白《静夜思》: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 高启的《竹枝歌》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高启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选》:收录了高启的多首诗歌,包括《竹枝歌》。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满江红 逖徐州感赋此阕 满江红 其二十一 题悔庵小影和元韵二调 满江红·春恨 满江红 寿盛都宪七十 满江红 满江红 其二 送韩珠崖太史奉诏归娶 满江红·莫是西湖 满江红慢 满江红 其九 顾庵有同荔裳樵湖楼小坐因忆阮亭之作,再次韵并寄诸弟 满江红 题画,半江红树卖鲈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字头的字 示字旁的字 明窗净几 琴甲 目无下尘 抱关执钥 石液 口字旁的字 一无长物 衔橛之变 厂字头的字 认息 马字旁的字 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袭凡蹈故 收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