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4:46
原文展示:
疏竹三禽图 高启 〔明代〕
棘枝疏瘦竹枝低,三鸟寒多每并栖。 月落山空秋梦断,不知谁个最先啼。
白话文翻译:
稀疏的荆棘枝和瘦弱的竹枝低垂,三只鸟儿因寒冷而常常并肩栖息。月亮落下,山中空寂,秋夜的梦境中断,不知哪只鸟最先啼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疏竹三禽图》可能是他在某个秋夜,观察到鸟儿在寒冷中并肩栖息的情景,有感而发创作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寂静和鸟儿的生存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寂静场景。棘枝和竹枝的低垂,形象地表现了秋夜的萧瑟和寒冷。三只鸟儿的并肩栖息,不仅传达了它们在寒冷中的相互依偎,也隐喻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团结和互助。月落山空,秋梦断,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最后一句“不知谁个最先啼”,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隐含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棘枝疏瘦竹枝低:这句诗通过描绘棘枝和竹枝的形态,传达了秋夜的萧瑟和寒冷。棘枝和竹枝的“疏瘦”和“低”,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凋零和衰败。
三鸟寒多每并栖:这句诗描绘了三只鸟儿在寒冷中并肩栖息的情景。“寒多”强调了寒冷的程度,“每并栖”则表现了鸟儿们相互依偎的情景,隐喻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团结和互助。
月落山空秋梦断:这句诗通过“月落”和“山空”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秋梦断”则隐喻了美好的时光或梦想的破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不知谁个最先啼:这句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隐含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先啼”的鸟儿,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和更迭。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秋夜的寂静和鸟儿的生存状态,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棘枝疏瘦竹枝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繁茂 B. 秋天的萧瑟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三鸟寒多每并栖”中的“并栖”是什么意思? A. 单独栖息 B. 并排栖息 C. 高处栖息 D. 低处栖息
诗中“月落山空秋梦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愤怒
“不知谁个最先啼”中的“最先啼”指的是什么? A. 鸟儿的鸣叫 B. 人的呼喊 C. 风的吹拂 D. 雨的落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