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42
武陵春(藤州江月楼)
向滈 〔宋代〕
长记酒醒人散后,风月满江楼。
楼外烟波万顷秋。高槛冷飕飕。
想见云鬟香雾湿,斜坠玉搔头。
两处相思一样愁。休更照鄜州。
记得酒醒后,人们已经散去,楼中只余下满江的风月。
楼外的水面上,烟波浩渺,秋意浓厚。高高的栏杆冷风习习。
想必那位女子,云鬟湿润,香气弥漫,发鬓微垂,似乎在轻轻梳理头发。
两地相思,愁苦情意如出一辙。再也不必去照看鄜州的月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鄜州”在历史上常与思念、离愁相关联,代表着远方的情人或故乡。
作者介绍
向滈,字子溪,号山人,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词常流露出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风格细腻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某个秋夜,诗人经历了酒醉之后的孤独与思念,描绘了江边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愁苦。
《武陵春(藤州江月楼)》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描绘了作者在酒醒后面对空荡荡的楼阁,心中涌现出的思念与惆怅。前两句“长记酒醒人散后,风月满江楼。”引入了诗的场景,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酒后的清醒让人更加感受到人的散去与环境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楼外烟波万顷秋”,通过描绘水面秋意的辽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高槛冷飕飕”一句,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冷清与孤独。“想见云鬟香雾湿,斜坠玉搔头。”则转向思念的对象,描绘了心中那位女子的美丽形象,仿佛她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最后一句“两处相思一样愁”,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两地相思的共同愁苦,最后的“休更照鄜州”则是对情感的无奈与不甘。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自然景色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无奈,充满了凄美的情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思念、愁苦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美好景色中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鄜州”是指哪个地方?
A. 陕西
B. 四川
C. 江苏
D. 浙江
诗中提到的“云鬟”指的是谁的发型?
A. 诗人
B. 朋友
C. 思念的女子
D. 母亲
诗中“高槛冷飕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向滈的《武陵春》更侧重于外部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内心的挣扎。两者都展现了相思的主题,却各有风格与侧重。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武陵春(藤州江月楼)》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