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8:38
戛戛高冈梧,孤干修以直。
疏阴不自庇,虫蚁争蠹蚀。
铿然遭斧斤,谓是中琴瑟。
朱弦徽黄金,绮囊护丹漆。
知音世所希,俗耳聪若窒。
何似摧为薪,犹足供鼎食。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高大笔直的梧桐树,树的阴影稀疏,无法遮蔽自己,虫蚁在争相啃噬它的树干。它铿锵的声音遭遇斧头,仿佛是中间的琴瑟。朱色的弦、徽金的装饰,绮丽的袋子保护着丹漆。知音在世上极为稀少,世俗的耳朵却听不见。与其被砍作柴火,尚且可以供给鼎食。
华龙翔,清代诗人,生于贫寒家庭,自幼爱好诗词,才华横溢。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感遇》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孤独与知音难觅的感慨,借用梧桐树的形象,表达了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理想伴侣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梧桐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知音的深刻理解。梧桐树高耸而孤独,树阴稀疏,难以自我庇护,象征着诗人自身的孤立无援。虫蚁的啃噬则暗示了外界对其的侵扰与消耗,反映了人在社会中的脆弱与无奈。当梧桐遭遇斧头时,铿锵的声音如同琴瑟相鸣,表现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朱弦与徽金的描写则展现了美好事物的珍贵,而知音的稀少让人感到惋惜。最后一句将孤独与价值进行了对比,指出即使被砍作薪柴,也仍能为生活提供支持,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无畏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不仅是对孤独与美好事物的感慨,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梧桐树的孤独与知音的稀缺,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价值,表达了对理想伴侣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孤干修以直”描绘了什么形象?
A. 一棵弯曲的树
B. 一棵笔直的树
C. 一棵开花的树
“知音世所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孤独的接受
C. 对知音的渴望
诗中“虫蚁争蠹蚀”象征什么?
A. 内心的挣扎
B. 外界的侵扰
C. 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