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5:18
大江东去
天元教显,正金莲朵朵,开遍时节。
士庶官僚咸仰奉,缘觉声闻心说。
悟者清凉,背之热恼,多口明真诀。
诸人着眼,照开千古心月。
了知诸相皆空,不生妄想,当体能消灭。
境界真实无染著,种种抑绝分别。
万境一心,现前孤觉,寂寂圆明彻。
净无可触,太虚一体无别。
这首诗表达了天元教的教义正如金莲绽放,遍布四季,士人和平民都对其敬仰,因而感受到心灵的觉醒。真正的领悟者体会到了清凉,而背离真理的人则感到热恼,口口相传的是明了的真理。众人若能明白,就能照亮千古的心灵之月。明白万物皆为空,不再生出妄想,才能真正地消除内心的烦恼。境界真实而无染,种种分别心也会被抑制。万物归于一心,孤独的觉悟显现出来,寂静而圆满,明亮透彻。没有任何可触摸的东西,太虚本质上是一个整体,毫无区别。
刘志渊,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佛教思想和道教文化相结合的作品而著称。其诗作多探讨内心的觉悟与宇宙的关系,风格独特。
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士人渴望精神寄托,刘志渊的诗正好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对内心宁静和觉悟的追求。
这首诗以天元教的教义为背景,展现了对心灵觉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金莲”象征着觉悟的美好,表达了心灵的清凉与宁静。诗人提到的“诸相皆空”与佛教思想相呼应,强调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通过“万境一心”,诗人传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觉醒,反映了对自我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这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既是对个人修行的期许,也是对社会安定的渴望。整首诗气韵悠长,意境深远,是对心灵与宇宙关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内心的觉悟与宇宙的关系,强调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以及追求真实境界的必要性。
“金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仇恨
B. 觉悟与美好
C. 财富
D. 权力
“诸相皆空”这一句反映了哪种思想?
A. 道教思想
B. 佛教思想
C. 儒教思想
D. 兵法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内心觉悟与宇宙关系的探讨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