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9:11
大江东去 青岛岁暮遣怀
作者:刘鹏年 〔近代〕
尺波电谢,乍一番风雪,送将春到。
二十七年忙底事,回首悲欢多少。
沧海尘飞,关山月冷,天与人俱老。
搜寻敝箧,苍凉几卷诗草。
安得立马昆仑,钓鳌溟渤,掣剑蛟龙啸。
烛未成灰蚕自缚,负尽男儿怀抱。
天问无灵,余怀信洁,翻笑侏儒饱。
如何不饮,茫茫来日谁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开头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暗示了时间的流动。接着,作者回顾了过去二十七年的忙碌生活,感叹其中的悲欢离合。诗中提到沧海与关山,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孤独。搜寻旧诗,显示出对往昔的怀念与苍凉。接下来,作者以昆仑山、海钓、拔剑等意象,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遗憾与渴望。最后,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常,面对未来的茫然与不确定。
作者介绍:刘鹏年,近代著名诗人,生于动荡时代,对社会与人生有深刻的思考。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和历史变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青岛岁暮之际,正值岁末年初,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故而写下此诗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开篇的“尺波电谢”与“乍一番风雪”勾勒出春季的短暂与难得,仿佛一瞬间便将寒冬驱散。接下来的“二十七年忙底事,回首悲欢多少”,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重与无情,似乎在无尽的忙碌中,诗人错过了许多重要的瞬间。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沧海、关山、昆仑等元素不仅描绘自然景观,更是人生的象征。诗人在苍凉的诗草中寻找过往,体现了对青春的怀念与追求理想的渴望。而“烛未成灰蚕自缚”则将个人的困境与责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壮。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复杂的,既有对过去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如何不饮,茫茫来日谁晓”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生活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呈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挣扎。
诗词测试:
“尺波电谢”中的“尺波”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安得立马昆仑”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如何不饮,茫茫来日谁晓”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