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0:32
先生不佩六国之相印,亦不愿封万里之通侯。
黄金斗大那用悬肘后,但愿手持寸铁剔抉唐宋刻画秦汉摹商周。
我昔从师游之无不识童蒙求。
先生口授兼指画,案上累累落落堆琳球。
方圆凹凸宽短修,位置妥帖如山邱。
小者密致大雄杰,胸有成竹无全牛。
砉然使刀如使笔,直似神禹龙门凿石分河流。
须臾忽作龙蜒蜿,又似仙山风雨离合来罗浮。
纵横变幻缥缈不可测,但见霏霏玉屑青毡稠。
娲皇炼就五色石,红泥著纸蟠文虬。
鱼龙欲走蝌蚪跃,力出字外锋中遒。
我亦废书叹奇绝,先生得意不我尤。
烟云易过眼,今已十四秋。
南山石烂古铜朽,雪泥爪印飞鸿留。
丹云万朵已成帖,命我纸尾书长讴。
师云颜回亦可铸,我愧宰我难雕搜。
作诗恐聚六州铁,见谱胜获千金裘。
噫,邈斯贾蔡不复作,秦篆汉隶幻灭如浮沤。
先生好古精意泐金石,会见珊瑚铁网争相收。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0:32
题朱仁奉先生印草
作者: 夏子龄 〔清代〕
先生不佩六国之相印,亦不愿封万里之通侯。
黄金斗大那用悬肘后,但愿手持寸铁剔抉唐宋刻画秦汉摹商周。
我昔从师游之无不识童蒙求。
先生口授兼指画,案上累累落落堆琳球。
方圆凹凸宽短修,位置妥帖如山邱。
小者密致大雄杰,胸有成竹无全牛。
砉然使刀如使笔,直似神禹龙门凿石分河流。
须臾忽作龙蜒蜿,又似仙山风雨离合来罗浮。
纵横变幻缥缈不可测,但见霏霏玉屑青毡稠。
娲皇炼就五色石,红泥著纸蟠文虬。
鱼龙欲走蝌蚪跃,力出字外锋中遒。
我亦废书叹奇绝,先生得意不我尤。
烟云易过眼,今已十四秋。
南山石烂古铜朽,雪泥爪印飞鸿留。
丹云万朵已成帖,命我纸尾书长讴。
师云颜回亦可铸,我愧宰我难雕搜。
作诗恐聚六州铁,见谱胜获千金裘。
噫,邈斯贾蔡不复作,秦篆汉隶幻灭如浮沤。
先生好古精意泐金石,会见珊瑚铁网争相收。
这首诗表达了对朱仁奉先生的尊敬与钦佩。诗人认为,朱先生不需要权势和财富,只希望能在艺术上有所追求。诗人回忆从师学习的经历,赞美先生的技艺和创作。朱先生的作品如同自然之美,变化无常,充满灵动。诗中描绘了书法的神奇与魅力,表现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人感慨自己的才华与成就不如先生,时光荏苒,感叹艺术的珍贵与难得。
作者介绍:夏子龄,清代诗人,以其书法和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与朱仁奉先生的学习与交流过程中,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入思考。
《题朱仁奉先生印草》是一首深情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崇高敬意和对朱仁奉先生的钦佩。诗中通过对朱先生艺术风格的描绘,体现了书法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开篇即以“先生不佩六国之相印”引入,直指朱先生不屑于权势地位,说明他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中间部分,诗人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朱先生的书法技艺,强调了艺术的灵动与变化,恰似自然风景的变幻无常。
诗中“砉然使刀如使笔”一句,生动形象地比喻了书法创作的过程,展现了艺术家如神灵般的技艺与气魄。最后几句,诗人通过自谦,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无奈,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艺术传承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清代诗人的文化修养与艺术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朱仁奉先生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的崇高追求与敬仰,体现了传统文化在个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诗词测试:
朱仁奉先生的志向是什么?
A. 权力与地位
B. 艺术与书法
C. 财富与名声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黄金斗”象征什么?
A. 书法工具
B. 权力与财富
C. 诗歌创作
答案:B
诗人对自己在艺术上的成就有何感慨?
A. 自信满满
B. 感到愧疚
C. 无所谓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