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李昭训山水

《题李昭训山水》

时间: 2025-05-07 18:29:30

诗句

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诗酒集群贤。

半岩松暝时藏鹤,

一枕秋声夜听泉。

风月谩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流年。

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9:30

原文展示:

题李昭训山水
牟融 〔唐代〕
卜筑藏修地自偏,
尊前诗酒集群贤。
半岩松暝时藏鹤,
一枕秋声夜听泉。
风月谩劳酬逸兴,
渔樵随处度流年。
南州人物依然在,
山水幽居胜辋川。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偏僻的山水之地营造了隐居之所,
在酒杯前与朋友欢聚吟诗作对。
半山的松树在黄昏时分隐匿着白鹤,
夜晚在床上听着秋风传来的潺潺泉声。
风与月的美好总是让我感到惬意,
渔夫和樵夫在这里悠然自得地度过流年。
南方的人物依旧存在,
而这幽静的山水胜过辋川的景色。

注释:

  • 卜筑: 卜:占卜;筑:建筑。这里指的是选择地点进行建筑。
  • 藏修: 隐藏的修道之所。
  • 尊前: 酒杯前,诗酒相伴。
  • 松暝: 黄昏时的松林。
  • 藏鹤: 隐匿的白鹤,象征清雅和隐逸。
  • 一枕秋声: 一夜之间,秋天的声音。
  • 渔樵: 渔夫和樵夫,象征劳动者的宁静生活。
  • 南州: 指南方的州郡,常与山水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牟融,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诗歌创作上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题李昭训山水》是牟融在游览李昭训所筑山水之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生动描绘了山水环境和人际交往的和谐美好。

诗歌鉴赏:

《题李昭训山水》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和隐逸生活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诗的开头便提到“卜筑藏修地自偏”,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场所,强调了隐居的选择。而“尊前诗酒集群贤”则表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不忘交朋结友的情趣,显示出诗人与友人共享生活乐趣的洒脱。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半岩松暝时藏鹤”描绘出黄昏时分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和谐。接着,“一枕秋声夜听泉”则通过声音传达出秋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风月谩劳酬逸兴”这一句表达了在美好风月中,诗人无所事事的闲适心情。而“渔樵随处度流年”则传达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人和渔夫、樵夫一起享受着生活的流逝。最后一句“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更是将山水之美与人情之暖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南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中的自然美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卜筑藏修地自偏: 选择隐居之地,营造隐秘的住所,强调个人对环境的选择。
  2. 尊前诗酒集群贤: 在酒桌前与朋友共同吟诵诗句,表现了人际交往的愉悦。
  3. 半岩松暝时藏鹤: 描绘黄昏时分松树下隐匿的白鹤,生动展现了自然的优雅与宁静。
  4. 一枕秋声夜听泉: 在夜晚,听着秋声与泉水的声音,体现出一种温柔的宁静。
  5. 风月谩劳酬逸兴: 纵然风月之美难以用劳作来衡量,依然是诗人逸趣的体现。
  6. 渔樵随处度流年: 描述渔夫与樵夫在山水之间悠然自得,生活的自然流逝。
  7. 南州人物依然在: 提到南方的人物,强调人情的延续。
  8. 山水幽居胜辋川: 强调自己所处的山水幽居环境胜过辋川的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 “一枕秋声”用睡枕比喻夜晚的声音,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个句子对仗工整,如“风月”与“渔樵”,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 “秋声夜听泉”赋予声音以人的特征,使情感更为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与追求,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表达了淡泊明志、追求自由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优美。
  • 松鹤: 代表高洁与长寿的理想,隐逸的象征。
  • 秋声: 秋天的声音,象征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
  • 渔樵: 代表平凡的劳动者,体现生活的真实与朴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松暝”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早晨
    B. 中午
    C. 黄昏
    D. 夜晚

  2. “尊前诗酒集群贤”中的“尊”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朋友
    C. 诗句
    D. 酒席

  3. 诗人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胜过哪个地方?
    A. 黄河
    B. 辋川
    C. 泰山
    D. 长江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描绘山水和隐逸生活的优秀诗作。
  • 陶渊明《桃花源记》: 反映隐逸理想的名篇。

诗词对比:

  • 牟融与王维: 两者均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但王维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牟融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牟融与陶渊明: 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更强调理想化的桃花源,而牟融则描绘了现实中的宁静生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 次韵林仲和筠庄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奉酬龙兴益老伽陀 次韵王彦声赠梅公择 岩陵道中 次韵硕夫池亭赏莲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代拆代行 弱不胜衣 包含窥的词语有哪些 千头橘奴 風字旁的字 积薪候燎 至字旁的字 较量 视而不见 同字框的字 冻醴 戈字旁的字 色泽 齐字旁的字 成竹在胸 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径一周三 包含幂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