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夏两相期 宿赣关,酒尽不寐

《春夏两相期 宿赣关,酒尽不寐》

时间: 2025-05-06 18:45:38

诗句

趁西风、捣衣声急,江关倦客愁绝。

何况夜来,寒重和砧也歇。

荒鸡叫落一天霜,独雁催沉三更月。

欲掩残编,只应无奈,酒醒时节。

芦帘此际悲咽。

便鞋儿梦好,待归方说。

频呵素手,剪刀停对垂红泪。

灯花结、料不成眠,且倚薰笼,冷灰重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5:38

原文展示

春夏两相期 宿赣关,酒尽不寐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趁西风捣衣声急,江关倦客愁绝。
何况夜来,寒重和砧也歇。
荒鸡叫落一天霜,独雁催沉三更月。
欲掩残编,只应无奈,酒醒时节。
芦帘此际悲咽。便鞋儿梦好,待归方说。
频呵素手,剪刀停对垂红泪。
灯花结料不成眠,且倚薰笼,冷灰重拨。

白话文翻译

在西风急促的捣衣声中,我在江边的关口,疲惫的旅人愁苦无比。
何况夜里,寒冷的天气让纺织的声音也停歇了。
荒鸡的叫声传来,预示着严寒的霜降,孤雁催促着沉沉的月色。
想要掩盖残破的织物,但又无可奈何,只在酒醒后的时节。
此时芦帘下悲哀的低吟,便鞋的梦境美好,却要等回去后再诉说。
频频呵气在素手上,剪刀停在垂泪的红线上。
灯花透出微弱的光,我无法入眠,只能倚靠着香薰笼,重新拨动冷灰。

注释

  • 西风:指秋风,暗示季节变化。
  • 捣衣声:捣衣是古代纺织的一种工序,声音急促暗示工作繁忙。
  • 江关:江边的关口,寓意旅途。
  • 寒重和砧:寒冷的夜晚,纺织的声音也停止了。
  • 荒鸡叫落一天霜:鸡叫声暗示清晨的来临,霜的出现象征着秋冬的寒冷。
  • 独雁催沉三更月:孤雁在夜空中飞翔,催促着沉沉的月光。
  • 酒醒时节:酒醒后感到的失落与无奈。
  • 灯花结料不成眠:灯光微弱,难以入眠,反映内心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贞观(1620-1684),字慎行,号蓬庐,清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其诗风质朴自然,常表达游子心中的乡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旅途中,表达了诗人在赣关夜宿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正值春夏交替,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与内心的愁苦,借景抒情,体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春夏两相期 宿赣关,酒尽不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夜晚的思绪和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西风、捣衣声、寒霜、孤雁、酒醒等元素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愁苦的情感。诗人的情绪在夜色中愈加浓烈,西风捣衣声急促,仿佛在催促着他对家的思念。

在这首诗中,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春夏交替之际,诗人不仅感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变化,还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渴望。尤其是“酒醒时节”的描写,突显了他在夜深人静时那种清醒后的失落与无奈。

整首诗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自己的情感波动,令人深思。可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旅途生活的记录,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趁西风捣衣声急:背景设定在夜晚,西风吹拂,捣衣声急促,引入一种紧张的氛围。
  2. 江关倦客愁绝:旅人在江边的关口,感到极度疲惫和忧愁。
  3. 何况夜来,寒重和砧也歇:夜色降临,寒冷的天气使得日常的工作也停歇,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4. 荒鸡叫落一天霜:鸡叫声暗示清晨的到来,霜降象征着寒冷的季节。
  5. 独雁催沉三更月:孤雁飞过,催促着深夜的月色,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6. 欲掩残编,只应无奈,酒醒时节:想要掩饰内心的烦恼,但酒醒后更感无奈,暗示对现实的无力感。
  7. 芦帘此际悲咽:芦帘下的悲哀,象征着内心的情感无法排解。
  8. 便鞋儿梦好,待归方说:便鞋暗示游子对回家的渴望,期待能有梦境般的归途。
  9. 频呵素手,剪刀停对垂红泪:手中剪刀停下,象征着无奈与悲伤。
  10. 灯花结料不成眠:微弱的灯光让人难以入睡,反映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11. 且倚薰笼,冷灰重拨:倚靠在香薰笼旁,拨动冷灰,表现出对过去的回忆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花结料不成眠”,比喻夜晚的孤寂。
  • 拟人:如“寒重和砧也歇”,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旅人夜宿的孤独情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风:象征季节的变迁,带来冷清与孤寂。
  2. 捣衣声:暗示日常生活的繁忙与对家的思念。
  3. 寒霜:象征着寒冷和孤独的夜晚,反映内心的忧伤。
  4. 孤雁:象征孤独与思乡,旅人对归属的渴望。
  5. 酒醒:象征清醒后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趁西风捣衣声急”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暖风
    • B. 秋天的凉风
    • C. 夏天的微风
    • D. 冬天的寒风
  2. 诗人为何在夜晚感到孤独?

    • A. 因为没有朋友陪伴
    • B. 因为酒喝完了
    • C. 因为思乡之情
    • D. 因为天气寒冷
  3. “灯花结料不成眠”意为?

    • A. 灯光太亮
    • B. 思虑太多,无法入睡
    • C. 忘记了时间
    • D. 感到疲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更强调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豪情。
  • 王维的《送友人》:则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友谊的珍贵与无奈,情感更加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对清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详细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恋绣衾 祝英台近(蔷薇) 于飞乐(鸳鸯怨曲) 南歌子 玉楼春(赋梨花) 桃源忆故人(赋桃花) 燕归梁 过龙门(春愁) 玲珑四犯(京口寄所思) 玉簟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舍的词语有哪些 鹊槎 包含罍的词语有哪些 一聚枯骨 浪蕊 不拔之志 陈文 弋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柱后惠文 俞儿 毛字旁的字 瓜李之嫌 神女生涯 穴宝盖的字 极恶穷凶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