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1:00
春夏两相期
初夏同友人东郊外访吴绳圃园居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有罗罗水烟千顷。夜来初浣篱径。
紫艳红芳,屋角墙头相映。
草香小巷入都迷,竹暗层扉敲谁应。
浅漾风帘,爱他草阁,居然舴艋。
幽栖不似尘境。只閒驱菊蠹,小除松瘿。
湿翠难名,到此万缘真冷。
牙签乱插道书香,板桥对掩僧庐靓。
惆怅曾分,半榻莺声,一杯花影。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作者与友人一起前往东郊的吴绳圃园,感受到园中的美丽景色和幽静气氛。诗中提到,清晨的水汽弥漫,夜晚刚刚浣洗过的篱笆小径,墙角的紫花红芳相映成趣。草香飘入小巷,令人迷醉,竹影摇曳,不知是谁在敲门。微风轻拂帘子,作者对那草阁十分喜爱,仿佛小舟一般悠然自得。远离尘世的喧嚣,闲暇之中驱赶着菊虫,清理松树上的瘿疮。这里的湿润和翠绿难以名状,万事万物仿佛都显得冷淡。书香四溢,仿佛在用牙签插入书页,悠闲地坐在板桥上,面对着僧人庐舍的美丽。作者感到惆怅,曾经分离的情景,再加上一只黄莺的歌声和一杯花影,仿佛又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
陈维崧,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多描绘山水、植物,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其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形成鲜明的个性。
这首诗作于初夏,作者与友人在东郊游览,受到美丽景色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的思考与感受。
陈维崧的《春夏两相期》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初夏的景色生动地呈现出来。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开头两句以“罗罗水烟千顷”描绘出初夏清晨的水汽,接着“夜来初浣篱径”则引入了夜晚的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仿佛置身于香气四溢的小巷,感受到草阁的幽静与轻松。诗人用“幽栖不似尘境”一句表达了对繁华尘世的淡然,强调了自然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结尾处的“惆怅曾分,半榻莺声,一杯花影”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流畅自如,更在情感上真挚动人,深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与时光流逝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宁静与和谐,反映出对尘世喧嚣的淡泊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罗罗水烟”主要指什么?
A. 雨水
B. 清晨的水汽
C. 大雾
答案:B
“幽栖不似尘境”中的“幽栖”指的是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居所
C. 喧闹的市场
答案:B
诗中的“牙签乱插道书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书籍的厌倦
B. 对阅读的热爱
C. 对生活的无聊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