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李正字之蜀

《送李正字之蜀》

时间: 2025-05-09 20:34:10

诗句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

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

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

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0:34:10

原文展示:

送李正字之蜀 武元衡 〔唐代〕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 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 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 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献上了《甘泉赋》,又通过了科举考试。 现在汉官换上了新的组绶,而蜀国依旧是旧时的烟萝。 剑门关的秋云似乎被什么截断,巴江的夜月显得格外多。 无尽的离别思念之情,只能通过遥远的竹枝歌来寄托。

注释:

  • 甘泉赋:指汉代文学家扬雄的作品,这里比喻自己的文学成就。
  • 片玉科:指科举考试,比喻通过考试如同得到一片美玉。
  • 汉官新组绶:指朝廷官员换上了新的官服和绶带。
  • 蜀国旧烟萝:指蜀地依旧保持着古老的风貌。
  • 剑壁:指剑门关,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
  • 巴江:指流经四川盆地的长江。
  • 竹枝歌:古代四川地区的一种民歌,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宰相。武元衡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送别友人李正字前往蜀地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蜀地风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蜀地风光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中“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一句,以剑门关的秋云和巴江的夜月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蜀地的独特风光,同时也隐喻了离别的愁绪。结尾的“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则巧妙地将离别的情感与蜀地的民歌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诗人自述已经献上了文学作品,并通过了科举考试,显示了自己的文学和政治成就。
  • “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对比朝廷的新气象和蜀地的古老风貌,表达了对蜀地的怀念。
  • “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通过剑门关的秋云和巴江的夜月,描绘了蜀地的自然景色,同时也隐喻了离别的愁绪。
  • “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表达了无尽的离别思念之情,通过蜀地的民歌来寄托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汉官新组绶”与“蜀国旧烟萝”的对比,突出了蜀地的古老风貌。
  • 意象:使用“剑壁秋云断”和“巴江夜月多”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
  • 象征:“竹枝歌”象征着蜀地的文化和离别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对蜀地的怀念。诗人通过对蜀地风光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蜀地的深情。

意象分析:

  • 剑壁:象征着蜀地的险峻和历史。
  • 巴江:象征着蜀地的广阔和深邃。
  • 竹枝歌:象征着蜀地的文化和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甘泉赋”指的是什么? A. 扬雄的作品 B. 武元衡的作品 C. 李正字的作品 D. 其他人的作品

  2. “剑壁秋云断”中的“剑壁”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剑门关 B. 巴江 C. 蜀国 D. 汉官

  3. “竹枝歌”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蜀地的文化 B. 离别的情感 C. 友人的祝福 D. 科举考试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蜀相》:通过对蜀地历史和文化的描绘,表达了对蜀地的深情。
  • 李白的《送友人入蜀》:通过对蜀地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蜀地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武元衡的《送李正字之蜀》与杜甫的《蜀相》:两者都表达了对蜀地的深情,但武元衡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武元衡的诗作。

相关查询

江城子 江城子 元宵苦雨 江城子 孤山梅花 江城子 江城子 为陆丹林题香宋老人乡居诗卷 江城子 忆梦 江城子 秋思 江城子 金陵怀古 江城子 夜游金鞭溪 江城子 用少游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刮楹 豁目开襟 步月登云 弋字旁的字 火结尾的成语 竹帛之功 糹字旁的字 包含驵的词语有哪些 小才大用 波害 家丑不可外扬 香莎 镸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目光如鼠 貝字旁的字 临时磨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