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热

《秋热》

时间: 2025-04-23 13:33:46

诗句

今年秋热倍常年,更住西峰落照村。

最是樱桃梢上日,裴回不落等黄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33:46

原文展示:

今年秋热倍常年,更住西峰落照村。
最是樱桃梢上日,裴回不落等黄昏。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秋天比往年更加炎热,西峰落日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尤其是樱桃树的枝头上,夕阳的光辉久久不愿离去,像是徘徊在黄昏时分。

注释:

  • 倍常年:比往年更加、特别。
  • 西峰:指西边的山峰。
  • 落照村:落日照耀下的村庄,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樱桃梢:樱桃树的枝头。
  • 裴回不落:徘徊、停留不去,形容夕阳的光辉很久没有消失。

典故解析:

此诗主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没有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的感受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命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的细节,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热》是杨万里的一首短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炎热的秋日景象,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受。诗的开头“今年秋热倍常年”直接引入主题,表现出诗人对今年秋天的感受。与往年相比,这个秋天显得格外炎热,带有一种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体察。接下来的“更住西峰落照村”则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村庄,给人一种安逸的感觉。最后一句“最是樱桃梢上日,裴回不落等黄昏”中,诗人用樱桃树的枝头来象征秋天的美好,夕阳的光辉在树梢上徘徊,不愿离去,反映出诗人对时间的留恋和自然的赞美。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年秋热倍常年:今年的秋天比往年更热,诗人直接表达了对气候的感受。
  • 更住西峰落照村:进一步描绘出一个宁静的村庄,落日的余晖照耀在村庄上,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最是樱桃梢上日:樱桃树上的夕阳是最美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美好瞬间的珍惜。
  • 裴回不落等黄昏:夕阳久久不愿消失,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夕阳与樱桃树的意象结合,表现出秋天特有的美。
  • 拟人:夕阳被描述为“裴回不落”,赋予了自然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日美景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深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丰收与成熟,也隐含着时光的流逝。
  • 樱桃: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夕阳:代表着希望与告别,蕴含着时间的流逝与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今年秋天比往年怎样?

    • A. 更冷
    • B. 更热
    • C. 一样
    • D. 不确定
  2. “更住西峰落照村”中的“落照”指的是什么?

    • A. 日出
    • B. 日落
    • C. 早晨
    • D. 晚上
  3. 诗中樱桃树的意象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美好与短暂
    • C. 悲伤
    • D. 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杨万里的《秋热》更注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将进酒》则强调豪放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各自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唐多令 其三 连雨台中卧病作 唐多令·九日和子有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 代人寄外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二首 其二 唐多令二首 其一 唐多令·邗江喜遇友人酒间赠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推体 矛字旁的字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目注心营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寻短见 酒娘 狗屁不值 靣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须结尾的成语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道长争短 尖嘴猴腮 貝字旁的字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半身不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