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53:32
渔具诗
作者:陆龟蒙
万植御洪波,森然倒林薄。
千颅咽云上,过半随潮落。
其间风信背,更值雷声恶。
天道亦裒多,吾将移海若。
这首诗描绘了渔具在洪波中随波逐流的情景。万千植物在波涛上摇曳,似乎倒映在水面上。千头鱼群在云层上游动,随着潮水的退落而消散。在这片水域中,风的信号被挡住,更有雷声的凶恶出现。天道也似乎多变,我将要把海洋的方向转移。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常以自然景物和渔民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渔具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经济发展,渔业繁荣,诗人通过描绘渔具和渔民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自然环境的交融。
《渔具诗》以其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渔民生活的独特魅力。诗中“万植御洪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渔村图景,波涛汹涌,植物摇曳,呈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同时,诗人对风雨变化的敏感捕捉,反映了自然界的无常与渔民生活的艰辛。“千颅咽云上”则通过“千头鱼”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渔业的描绘,仿佛可以看到鱼群在水中穿梭,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与想象的空间。
在情感基调上,诗人似乎对自然界的变化抱有一种无奈与感叹,尤其是在“更值雷声恶”这一句中,雷声的威胁暗示着自然的不可控和渔民的脆弱。最后一句中提到“吾将移海若”,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的探索与希望,尽管环境恶劣,但人们依然在努力追寻生存的出路。
这首诗通过对渔具的描写,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比如,“万植”与“洪波”的对比,体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渔民的渺小。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围绕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展现了渔民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植御洪波”意指什么?
A. 植物在波浪中生长
B. 植物在波涛中摇曳
C. 植物被洪水淹没
D. 植物随风而动
“千颅咽云上”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鱼在水面上跳跃
B. 鱼在云层中游动
C. 鱼在水底沉睡
D. 鱼在岸边徘徊
诗中提到的“雷声恶”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天气的变化
B. 渔民的快乐
C. 大自然的美丽
D. 渔具的稳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渔具诗》与王维的《渔舟唱晚》都描绘了渔民生活的场景,但陆龟蒙的诗更注重自然的变化与渔民的脆弱,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渔民的恬静与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