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 茶瓯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 茶瓯》

时间: 2025-05-05 22:52:19

诗句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2:19

原文展示: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 茶瓯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白话文翻译:

古人谢安在塸堤上,徒然只为美丽的词句装饰。
哪里比得上这茶瓯的姿态,连同那烟雾缭绕的颜色。
它的光辉映照在竹席上,韵味雅致如金罍旁。
即使是于阗国的君王,也未曾见过这样的茶具。

注释:

  • 谢塸堤:指的是谢安,他在塸堤上游玩,诗中提到他只是为了美丽的词句装饰。
  • 圭璧:指古代用作礼器的圭和璧,形容茶瓯的美丽。
  • 烟岚色:指茶水在蒸气中呈现的美丽色彩。
  • 光参筠席:光亮映照在竹席上,筠席指竹制的席子。
  • 韵雅金罍:金罍是盛酒的容器,形容茶瓯的优雅。
  • 于阗君:指于阗国的君王,暗指外族的君主未见过此物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的赞誉。他的作品多描写茶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是对茶具的赞美,反映了唐代茶文化兴盛的背景。茶具不仅是饮茶的工具,更是艺术品,体现了文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茶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诗的开头提到了古人谢安,暗示着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往往停留在表面,只注重华丽的词句,而真正的美在于内涵和气质。接着,诗人以茶瓯为主题,描绘了它的优雅姿态和烟岚色彩,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诗中提到的“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不仅描绘了茶具的光辉,也反映了文人雅集时的氛围,表现出一种闲适、优雅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收尾,强调了茶瓯的独特与珍贵,即使是外族的王者也未曾见过,增强了茶具的价值感。整个诗歌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茶文化的推崇和对生活艺术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古人谢安在塸堤上游玩,只是为了修饰华丽的词句。
  2.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哪里能比得上这茶瓯的姿态,连同那烟雾缭绕的色彩。
  3.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光辉照耀在竹席上,韵味雅致如金罍旁。
  4.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即使是于阗国的君王,也未曾见过这样的茶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茶瓯比作圭璧,强调其美。
  • 对仗:如“光参筠席”和“韵雅金罍”,形成对称美。
  • 夸张:暗示茶瓯之美超乎寻常。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茶瓯之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生活艺术的尊重和追求,强调内在的雅致与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瓯:象征生活的雅趣与艺术,反映文人对茶道的重视。
  • 烟岚色:象征自然的朦胧美,传达了饮茶时的意境。
  • 筠席、金罍:象征文人雅集的氛围,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陆龟蒙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圭璧”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 A) 茶叶
    • B) 茶具
    • C) 酒器
    • D) 书法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自豪
    • C) 珍贵
    • D) 忧伤

答案: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茶歌》 - 白居易
  • 《夜泊牛斗星》 - 李白
  • 《山中杂诗》 - 王维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 茶瓯》与白居易的《饮茶歌》都涉及茶文化,但陆龟蒙更注重茶具的艺术性,而白居易则强调饮茶的情趣与乐趣。两者在主题上虽相通,但风格迥异,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

相关查询

春日 城南 戏答元珍 陶者 山园小梅二首 咏傀儡 书河上亭壁 侍宴咏石榴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敕勒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镂空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肉字旁的字 绊手绊脚 非字旁的字 不可言传 山高水低 贱目贵耳 艸字旁的字 恨入骨髓 比字旁的字 包含喷的词语有哪些 余孽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德被四方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号啕痛哭 行行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